第20届广州美博会降下了帷幕,但业内关于“美丽产业”该如何继续走稳走好的思考与探索却没有停止。在本届美博会举办的各种研讨会上,业内有识之士纷纷指出,拥有1200万从业人员、1600亿年产值的美容业,至今仍没有一个行业标准,而标准的缺位和诚信的不足,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壮大的两大瓶颈。
多头监管无一全程跟踪监测
据悉,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目前实行注册制,行业管理部门多达6个,包括卫生部、商务部、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6大部委实行多头监管,但真正全程跟踪监测的政府部门却一个也没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骆燮龙在20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美容化妆品业多实行备案制,相比之下,国外成熟市场企业进入门槛低,行业监管相对集中,企业一旦遭遇市场抽查结果不符已有标准,或遭消费者投诉上了黑名单,就会使企业受到致命打击。
骆燮龙认为,中国美容化妆品业监测实行“运动式”,有关部门在执行标准时拥有很大弹性和空间,不规范执法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很大困惑。
四大不诚信行为“吓退”消费者
在本届美博会期间,有专家预计,到2010年,化妆品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6年内将翻一番;美容服务业将突破3000亿!这固然是行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但美容行业经营的一些“不诚信”行为成为全国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骆燮龙会长痛心地指出,有四种“不诚信”行为严重制约了行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一是价格不诚信,即在收费价格的标准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功效不诚信,如美容院过于强调美容的效果,一旦效果不明显,美容师总能找到搪塞的理由;三是服务不诚信;四是宣传不诚信,对服务内容和效果胡吹瞎编。
中小企业面临外资巨鳄收购考验
发展至今,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仍缺少龙头大企业,自去年底以来,在外资巨头掀起的收购风潮中,占绝大多数的国内中小化妆品企业在摇曳不定中面临着全面考验。
据介绍,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总体来说目前行业仍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低价竞争的局面,企业平均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超过5亿规模的民族品牌仅北京大宝、重庆奥妮、上海家化等寥寥几家,这种规模很难形成竞争力。中国加入世贸后,大量外资企业急于以“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船小身轻”的众多民企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美容院分级制势在必行
据业内人士透露,商务部“美发美容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框架已定,目前正向相关各部委征求意见,办法有望在近期出台。
同时,针对目前美容化妆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骆燮龙会长承认,对美容院进行等级分类将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分级管理能使各美容院按照自己的所在等级制定价格,做到明码标价。
广州企业首倡诚信服务
广东是美容化妆品业的重镇:全国3000多家化妆品企业64%在广东,500多亿销售额广东占了68%.而广州是广东美容业的龙头之一。在本届美博会期间,广州玛萨等大企业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发起“全国优质服务承诺美容联盟”,联合辖下数以千计的加盟店和更多的企业,在国家标准出台前,先从企业诚信服务消费者的标准化流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