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美发业界权威人士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生物技术应用于美容美发产品,在行业标准方面还是空白,急需规范。有关专家还提醒美容美发产品和项目投资者,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项目选择上应该审慎,避免因缺乏行业标准规范而带来的风险。
生物技术冠名愈演愈烈
正在广州举行的第20届国际美容美发化妆品博览会(简称美博会)展示的美容美发产品琳琅满目,品牌不下千种。记者昨天在展会发现,冠以各类“生物技术”诸如基因、活性因子、蛋白、天然化合物、海洋生物、酶类等名目的不下六七成,大有泛滥之势。兼任国家生物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的暨南大学教授李校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行业内目前的确大量存在这种滥冠生物技术之名的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有愈演愈烈之势。
参加展会的河南鹤壁市莹月儿美容公司老板王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目前来美容院推销的产品大多打上生物技术的名头,使用后效果却并不见得理想。大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参会老板们也反映,生物技术被一些厂家品牌和开发商吹得神乎其神,实际应用效果却相去十万八千里。
质监部门正在着手整顿
李校介绍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目前正在着手采取整顿措施,有些地方的质监部门还专门为此成立了化妆品处,牵头会同行业协会制订相关标准。李校指出,生物技术在成分、活性、毒性、稳定性等方面检验难度大、周期长,一般厂家不具备检验条件,项目品牌开发商更是不具备这种理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行业标准入手整顿市场秩序。
投资生物技术应当审慎
专程前来参加美博会“干细胞技术与美容应用学术报告会”的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教授沈丽指出,无论是前端的研究开发还是后端的产品开发应用,投资者在选择生物技术时,必须充分了解技术的特性和应用限制,以减少投资风险。李校补充说,在前端的研究开发阶段,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技术各类特性,诸如动物实验数据、临床实验数据以及安全性数据等;而作为后端的产品开发应用的投资者,则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应用限制以及检验方法。他强调,目前大多数厂商只具备化学、物理检验手段和方法,这对于现代生物技术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生物医药检验手段和方法,才能考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