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挑起民族之分,纯粹是就事论事。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出来,以便共同讨论。
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和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的两个中央集权、完全统一的封建制王朝,两个王朝都延续了300余年,并且两个王朝的皇帝数也差不多一样,所以很有可比性。最近我在网上发现有些人在大力吹嘘清朝如何如何好而明朝如何如何差等观点,鄙人实在不敢苟同,因为历史知识有限,所以只能写下以下一些个人看法,望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来议论下两个朝代的皇帝水平。
明朝的皇帝在大多人心里觉得不怎么好,比如贪玩,不理朝政等等。但我们要知道,在明朝实行内阁制,只要内阁的各位大人都勤政,那么皇帝不管事也没什么大碍,这也正是君主立宪制度的雏形啊!话又说回来,明朝有几个皇帝还是比较好的,如太祖、永乐、弘治、嘉靖、还有后来的崇祯(只是有点傻,错杀了袁大帅。明史云: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绝矣)。清朝的皇帝呢?除了康乾盛世的那3个皇帝,我看其他的和明朝也差不了多少。特别在后期出现了妇人干政的这一弊病(使中国最终成为半殖半封的国家)
其次,我们来看看两个朝代的军队。
明朝前期,推翻了元朝把人分4等的残暴殖民统治,将中国拯救出来。洪武20年,明军越过长城,2月明军轻骑雪夜奔驰,偷袭元军大寨。使蒙古从此一蹶不振,分成鞑靼,瓦刺,兀良哈等3大部。到了永乐皇帝的时候,草原上的鞑靼部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了对内地和平的威胁。时代和个人的魅力与魄力使永乐皇帝成为了第一个亲自率领大军深入漠北讨伐胡人的汉族皇帝。他曾经亲自带领2万骑兵带着20天的干粮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冒险突袭位于现在俄国境内鄂嫩河边的 鞑靼大寨。随后又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5万蒙古铁骑彻底击败鞑靼在漠北的势力,鞑靼大汗向明军称臣纳贡,表示屈服,永乐皇帝接受了贡品,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大军一直进入到极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风尘,永清沙漠。 中期,在胡宗宪(现在我们的胡总就是他的第三十八代子孙)、戚继光、余大猷等人的带领下,扫平倭寇并在朝鲜大破日寇丰臣秀吉率领的20万大军。三次对越南作战,均取得巨大胜利,甚至俘虏过越南的国王和王子。在海战上也击败过日本、越南、荷兰等国家,战绩不能不说优秀!
而清朝呢?除了清初和老毛子打过一次胜仗,在后面基本上就逢打必输了(这些事地球人都知道,我也就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想起来都伤心窝火啊!)
再看经济。作为明朝来说,虽然没取得什么康乾盛世,但是总体来说,基本算得良好,只是在中后期有些不如人意(这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通病),但是别忘记,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到了清朝,依然是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也没有比明朝有太多的突破和发展。
科技上来说,明朝的《天工开物》、〈永乐大典〉等算的上是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明中期发展起来的火枪和火炮在当时世界上也算的一流,还有明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到了清朝,基本上是吃明朝的老本,直到后来被洋人打懵了才想起来搞洋务运动。
在对外关系上,明朝的七下西洋,勘称壮举!对外族的入侵,大明帝国基本也是虽远必诛,宁可站着死,不原跪着活,从来没和敌人签定过一纸不平等条约,从没想过要割多少地赔多少款,也从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女人嫁出去换取和平!(哪怕是皇帝被俘,京城被围)这就是我正气之明朝!难道不值得后世膜拜么?比较清朝,罢了罢了,不说也罢!!!!
以上是我一些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