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不喜欢喜怒无常。可艺术这玩意儿却恰恰相反,要是你是一个艺人,千万别被人猜到你下一步要作什么。那会让别人认为你没创意、没个性、没脑子。因为你是艺术家嘛!这条法则不仅仅适用于主流的商业工业(David Bowie不就是个正面的例子),对独立唱片公司和日复一日、捉襟见肘的独立音乐艺人来讲就更为有效了。嘿,你不看连~scape这样的精湛小厂都玩上说唱乐,DJ Spooky(曾经的Illbient派大师)也要告别“病态”电子、摇滚一把,那么“变”就愈加理直气壮了。
从Dead J到Dead K, Dead K到Disk J,后回到今天的Dead J。再算上其与摩登天空另一艺人、同是“山水”唱片(Shanshui Record)老板的Sulumi所组的二人团Panda Twin,光名称就使人一阵儿眼花缭乱。这种名字上的“文字游戏”多少也可说明Dead J是不想从一而终的。今天的Dead J和两年前那个“碎拍”少年相去已远。为地下电子乐迷津津乐道的两首作品“Girl Power”和“Crush Mongolia”仿佛伴随着DHR(Digital Hardcore,数码硬核风格、同是一家独立电子厂牌)音乐的逝去为人遗忘。在现在的舞台上,你也是很难在找到他的那腔朋克般热血了。
他的叛逆不再通过直接的宣泄、力量和速度表达,取而代之的是精确、冷静和智慧。如果Panda Twin时期在Dead J的成长时间表上是个重要的分水岭,那么在此之后,他的发展才可以说逐渐上了正规。除了在北京各个前卫酒吧和俱乐部的“高频”巡演,接受了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的魔幻童话剧《迷宫》之邀请,其音乐脚步也遍及了全国。最令人兴奋的是,不久后Panda Twin即吸引了国际电子音乐杂志《GROOVE》注意,随即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将中国的电子之音传达给整个世界。2004年8月,Dead J的单曲“Children Magic”被收入到“摩登天空”旗下发表的向数位音乐致敬的中日电子乐手合辑《Charming playlist》中,从而孕育了今天的处子作《心象》的发表。
《心象》应该是张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于作为国内特例独行的 “摩登天空” 下属的电子厂牌Guava一边,《心象》无疑促使其初具规模的电子音乐体系更加完整,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风格涵盖前卫舞曲、实验电子乐的官方电厂。对Dead J而言,不仅成功发表了个人第一张正式专辑,更可视为个人角色和风格的成功转型之作。在通篇Electro式的手法掩护下,《心象》重新雕塑了IDM(Intelligent Dancing Music,“聪明舞曲”)的形态,更可视为中国IDM和独立电子乐的绝地反击。较之Dead J从前的作品,技术也明显趋于成熟、稳健。他不再通过简单的节奏来控制你的情绪和肢体,因为谁都明白那种类似“服药”的效果肯定不能长久。
“心象”的英文译为Mental imagery,好像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幸运的是,Dead J即没有用“长篇大论”来解释,也没有故作玄虚。开场的曲目“开始/Start”就指明了方向,平稳推进中的节拍开拓出一条崭新的电气之门,她优美、厚重、富有空间感。这是标准的Electro式的开局。“Static force/静力电流”卖力的铺垫、顺势就转到了绝对唯美的“大气层/Atmosphere”上。这是《心象》中最让人兴奋的作品,仿佛是在穿越大气层中的缺氧状态下使人产生的奇美层次感和最终幻想。一片缥缈中,“Game Attack/游戏击”、 “0143” 和odule Attack/模块攻”这样的作品会将心象拉入童真和起伏。喜怒无常正是心象本色,我们可随“Right shift/右移”起舞,可以利用“Brain melody/脑音律”沉思或“Ambient/氛围”冥想。万事万物都包含在这心中的世界中。Dead J通过《心象》传递了一个不能言表的自我,但我们却往往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文/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