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报载,上海出租用车市场上,奇瑞“东方之子”遭遇一场危机。四五十辆“东方之子”出租车,停在位于上海金沙江路的奇瑞4S店门口,车主与奇瑞厂家技术部和销售部的相关人员谈判。
此事的起因是“东方之子”出租车让司机普遍不满。“油耗特别大,普通行驶百公里也要13升,开了空调高达15升”;“还有油门,踩起来特别重”;“反正第一批购买的150辆车都碰到了这些问题”;“车买到现在不过三个月,已经维修了十多次了。”出租车主们七嘴八舌,愤愤不平。
出租车集体出事,并不鲜见,在一些城市都先后发生过类似甚至更严重的事情。老牌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和夏利等出现过。不起眼的北京产中华、南京的英格尔,都遭遇了空前的滑铁卢,生产企业被官司缠身,以至于连同整个品牌车型,都不得不退出出租用车市场。
10年前后一段时期,我国汽车市场很不成熟,出租用车市场的竞争很不规范。起先,一个厂家的车型在某个城市发生集体的质量或服务事件,另一个厂家居然火中取栗,以为可以取而代之,赢得市场份额。
后来,批量投向出租用车市场的厂家、批量投向出租用车市场的车型,几乎没有哪个厂家、哪个车型,批量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能够幸免。于是,厂家们逐渐取得共识,出租用车市场空间很大,按照目前出租车拥有量的15%更新,年需求在15万辆左右。出租用车的要求特别苛刻,它不同于公商务车,也有别于私家车,多数是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多个小时连轴转运行,必须经得起磨练和考验;某个厂家在某地出批量的质量或服务方面的事情,他人不必幸灾乐祸,而因引以为鉴、好好反省,必须好好考虑如何善待出租车才是。
好好善待出租车,特别善待出租车,这是由这个特殊的细分市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出租车是司机谋生的工具,车轮不滚,金钱不来,这对的士司机来说,性命交关。车是他们养家活口的载体,容不得半天、一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维修耗时;车轮即使滚个不停,油耗特别大,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哥”、“的姐”们同样耗不起,因为他们要生存、还要发展。
据笔者所知,桑塔纳、捷达、富康和夏利等,在出租用车市场久经考验,他们善待出租车主的经验较成熟。近期小批量进入上海出租用车市场的,有奇瑞的“东方之子”、有华晨金杯的“中华”、还有东风悦达起亚的“旗舰”;北京现代的索纳塔和伊兰特,批量替代夏利,加盟首都出租车市场。他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随地去迎接类似这次上海“东方之子”的事件。
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对上海“东方之子”事情的处理,算是比较开明、比较通情达理的。他表示:非常重视出租车市场,无论如何一定会积极协商解决好上海“东方之子”出租车的问题,或更换系统,整套系统更换将涉及到许多个零部件,更换系统后,厂家依然承诺10万公里的保修;或以送保养、送维修等方式,对出租车主作出一定的补偿。笔者希望上海“东方之子”出租车事情的处理,能让车主们从原先的抱怨、忿恨,最终化为平和、喜悦的心情。愿所有投放出租用车市场的汽车制造企业,都能谱写出“好好善待出租车”的新篇章。 (张伯顺)
------------------------------
新闻链接:
怀疑‘偷工减料’45位上海出租车主投诉奇瑞
好不容易才挤入上海出租车市场的奇瑞遭遇空前危机。
昨天,位于上海金沙江路的奇瑞4S店门口停满了红色的奇瑞东方之子出租车,而4S店内,来自厂家技术部和销售部的相关人员正在与四五十位出租车主展开谈判。
谈判的起因是这些车主认为他们的车有问题。“这车油耗特别大,普通行驶也
要13L/100公里,开了空调达到15L/100公里,还有油门,踩起来特别重,反正我们第一批购买的150辆左右的车都碰到了这些问题,”一位出租车主气愤地告诉记者。“我的车买到现在不过三个月,已经维修了十多次了。”另一位出租车主也愤愤地表示。
在车主看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奇瑞提供给出租车市场的东方之子与卖给直接用户的车不是一个版本,“我们的车便宜,他们就‘偷工减料’”车主杨先生表示。
某奇瑞经销商介绍,为了更加适合出租车使用频率高的需要,奇瑞对这款车进行了改进,将三菱的电喷系统换成了德尔福的,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节约成本。奇瑞进入近乎被上海大众“垄断”的上海出租车市场很不容易,它不可能为眼前利益放弃上海4万辆出租车的大市场。
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出租车市场,无论如何我们一定会积极协商解决此事。”
据了解,目前的谈判大概有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更换系统,整套系统更换将涉及到84个零部件,厂家在更换系统后,依然承诺10万公里的保修;二是以送保养、送维修等方式对消费者作出一定的补偿。(资料: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