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历史拐点:1935年秋的红军内部的政治纷争(1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叶剑英回到指挥部的时候,陈昌浩的讲话还没有结束。会后,叶剑英装着若无其事地把电报交给了他。

陈昌浩得到了张国焘的密电,更加颐指气使起来,立刻找到毛泽东,说:“张总政委来电要南进。”

毛泽东将计就计,说:“既然要南进嘛,中央书记处就要开个会,周恩来、王稼祥同志病重,都住在三军团部动不了,我和洛甫、博古去三军团司令部,和周、王开个会吧。”

陈昌浩一点也没有怀疑,点点头说:“可以。”

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毛泽东等一致认为,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率领红一、三军立即北上。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

这次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会议就是着名的“巴西会议”。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中央率一、三军单独北上的工作在秘密地进行着。

洛甫找到组织部长李维汉,告知他张国焘有电报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要他负责把中央机关、政府机关、总政治部等单位在次日凌晨带到巴西,会同党中央一路北上。洛甫还再三叮嘱李维汉一定要对上述决定保守秘密。

李维汉接受指示后,立即分别通知了中央机关的凯丰、政府机关的林伯渠以及总政治部的杨尚昆,叫他们明天凌晨就走,对下面只说外出打粮,叫各单位负责人准备好。

9月10日凌晨,李维汉站在路口上指挥各机关行动。

毛泽东迈着很大的步子,走在黑压压队伍的后尾--这是杨勇的第十团。彭德怀走在他的旁边,陪着他。在这样的夜里,彭德怀再一次表现了他的质朴与忠诚。

彭德怀在黑暗中问:“如果他们扣留我们怎么办?”

毛泽东在黑暗中答:“那就只好跟他们走吧!他们总会要觉悟的。”

9月10日凌晨3时,红军大学接到了毛泽东、周恩来亲笔署名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北上。由干部团组成的特科团得令后马上集合,出发前,团长韦国清、政委宋任穷简单地向学员们讲了当前的情况: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向甘肃、陕西北上,一条是回过头去向南,再一次过草地,大家看怎么办?北上是中央的方针,南下不是中央的方针。愿意北上的跟我们走,不愿北上的可以留下。

“我们要北上,不要南下!”学员们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特科团出发了。接着整个红军大学也出发了。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0頁/共11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