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通讯曾被各地一些报刊广为转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坏影响。1996年9月,当葛老所在部队宣传科原科长罗良伟将此文稿拿给葛老看时,葛老非常生气说:“这纯粹是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为了澄清历史真相,他郑重其事地写了一纸声明,以昭后人。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棋盘坨峰与敌激战、乃至跳崖时有三位目击者,他们分别是余药夫、李海忠、邱蔚。余药夫是当年“五壮士”幸存者的救护者。他在《广西日报》4月25日撰文回忆写道:狼牙山战斗打响后,19岁的余药夫在向棋盘坨方向转移时,与同志们失去了联系,紧急中他发现悬崖有夹缝,便攀藤顺崖而下,隐藏其中。葛振林、宋学义跳崖后被挂的地方离洞不远,他待鬼子走后,忙把葛、宋救下,并先后背送他俩脱离了危险。时隔45年后,葛老与余药夫于1986年9月25日相会于河北易县举行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上。由于种种原因,余药夫救助葛振林、宋学义的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公开。狼牙山战斗打响后,棋盘坨庙的道长李海忠便躲在棋盘坨山的先人洞里,他目睹了7连6班抗击日军,最后全部跳崖的经过,还亲眼目睹了日寇在“五壮士”跳崖后,竟然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当时“红一团”团长邱蔚在距狼牙山棋盘坨峰5公里的另一座山峰上用望远镜目睹了战斗全过程,他对身边的人员哽咽地说:“7连是好样的,6班是好样的!”敌人撤离后,邱团长立即组织突击救护队,抢救“五壮士”。儿子吸毒成瘾,葛老送子归案离休以后,葛老为关心下一代作过600多场报告,不吃请,不要钱,不喝酒,近的地方连车也不坐。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曾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而三儿子葛拥宪却吸毒成瘾,屡教不改……
在葛老的四个儿子中,葛拥宪与父亲相处时间最长,父亲最疼爱他,可是他最让父亲伤心!他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一次,老师教大家读《狼牙山五壮士》,小拥宪发现文中有个葛振林,和父亲的名字一样,便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呵呵一笑说:“同名同姓的多着呢。”第二天老师在讲课时宣布:“同学们,英雄葛振林就在我们衡阳,他儿子就在我们班上。”大家一齐把目光投向小拥宪,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拥宪回家后责怪父亲骗人,父亲又是一笑:“都是过去的事,老掉牙了!”1974年,葛拥宪师专附中毕业,下放到衡阳县石塘公社知青点劳动。三年后,他落实政策返城,高兴地对父亲说:“为我找个好单位吧!”可葛振林却黑着脸:“我不会为私事求人,你要服从组织分配。”他被分配到衡阳市建湘柴油机厂当磨工。从此,他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干脆破罐子破摔,并养成了懒散、打牌等毛病。1984年,他未办任何手续离开了单位,经常往返于广州、深圳、衡阳,每次葛老问他,他都不耐烦地说:“与朋友做生意呢。”1993年3月,在广州市公安局东山分局,一个名叫葛拥宪的吸毒人员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葛振林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