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座,电铃就响了。陈赓大将率先走出来,身后跟着一位穿中山装的学者。两个人坐下,陈赓大将便介绍说,这位就是刚刚归国的钱学森教授,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家,今天由他给大家讲世界上最先进的尖端武器--导弹。顿时,全场掌声雷动。
钱学森教授站起来鞠了一躬,然后走至黑板前,挥笔写了一行字:“关于导弹武器知识的概述”。
李旭阁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上记这一行字,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关于世界上最尖端武器的介绍。他聚精会神地听,一丝不苟地记,什么导弹结构用途,美国、苏联导弹发展现状等等。特别是钱学森饶有意味地说的一番话,深深印在他心里:“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以后,钱学森又于1960年3月22和23日在高等军事学院讲授火箭和原子能的运用,李旭阁再次前往听课,钱学森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解,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2004年4月份,李旭阁在整理过去的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当年的笔记本,打开一看,竟是1956年元旦听钱学森讲课的手记,他记了厚厚一个本子。钱学森的儿子和秘书得知情况后,立即专程来到他家,将原件拍照和复印,准备放到上海交大钱学森纪念馆展出。
2005年11月12日,钱学森归国50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在出席的嘉宾中,钱学森夫人蒋英特意加上李旭阁的名字。会上,蒋英握着李旭阁的手说,钱老让我转告你,他未曾想到,在当年听他课的高级将校官中间,一位最年轻少校,成了他当时建议成立的“火军”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司令员。
李旭阁笑了,说从听钱老课的那一天,我的命运便与中国战略导弹事业连在一起了。
周恩来总理当面叫张爱萍搜口袋,带没带保密文件,并吩咐李旭阁编首次核试验的暗语密码
时至傍晚,一抹斜阳泄在紫光阁的总理会议室。
一个重要会议还没有结束,周总理在做首次核试验的空中和地面布防,他对贺龙和罗瑞卿大将说,为防止敌人动核手术,西北一线,要调飞行师和高炮部队进去,形成对空防线和火力网。总理犹有意味地提醒大家,要防止破坏,防止响了以后被人报复,当然也不一定。但总是要有些准备,防空、公安保卫,总得有几道防线。由国防科委、二机部商量,向总参提出来,如何搞,另外部署,试验场本身是没有防护的。
作为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李旭阁坐在工作人员席认真记录。这时,副总参谋长张爱萍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