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证据:川岛芳子诈死? 隐居长春竟达30年!(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方研究者根据最新证据得出此结论

据悉,日方专家亦鉴定了其他物件,但对“方姥是否真是川岛芳子”并无决定性影响,且一些鉴定结果与前述报道重合,故不再引述。

新证1 刑场上的死者不是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被押期间所拍照片和行刑后照片,吉林省公安厅副调研员、省公安摄影协会秘书长台禄林以个人身份作出鉴定结论:两张照片中并非同一人。

李刚介绍,针对这一结果,日方再次进行鉴定,“日本专家将行刑后的照片通过电脑制作,将人像立体化,进行骨骼分解,得出的鉴定结论是,被枪毙的死者不是川岛芳子。”

新证2 李香兰:没别的可能性

3月8日,中方研究者回国,张钰一人留在日本东京,等待会见川岛芳子生前密友——现已88岁的李香兰。

根据研究者提供的书面材料,3月12日18时,张钰来到李香兰住处。这场会见,李香兰事先要求不能超过15分钟。双方见面后,张钰谈起“方姥”的生活习惯,并介绍了“方姥”住房、茶室的布置。听完这些介绍,李香兰连声说“是哥哥!”李香兰对川岛芳子的称呼,一向是“哥哥”。

谈话中,在场日本记者问李香兰:“‘方姥’会是川岛芳子吗?”

李香兰回答:“没别的可能性了。”

这场会见,实际用时4小时。

本报曾报道过,张钰说“方姥”曾为她画过一幅墨版肖像画,在这幅画的下面,隐约有三个字:“姥留念”。

研究者们表示,这是方姥留下的惟一笔迹。

吉林省收藏家协会创始组建人、知名古董鉴定家郭相武对笔迹进行了校对。“鉴定书画真伪,最主要的一项是字迹鉴定。”郭相武表示,他对自己的鉴定结论有信心。

困难的是,“姥留念”三个字刻上后,有人似乎想隐藏什么,又用墨水涂抹在字上,导致只有“念”字比较清晰。”郭相武分析,涂抹字迹的人可能是作者本人,“也就是方姥。”

容易的是,川岛芳子笔迹留存世上较多,这为笔迹比对提供了保障。郭相武选择的主要比照对象,是川岛芳子在狱中写给其养父川岛浪速的信。

郭相武比较发现,“念”字其上部的“人”,和川岛芳子信中“今”字、“命”字上部的“人”,其书写习惯一致,“这是一般作伪者想不到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郭相武说。

由此,郭相武出具鉴定意见:从字迹看,为同一人所写。

日方也对两者笔迹进行了鉴定,没有得出结论。目前,中方研究者们采信了郭相武的结论。

新证3 笔迹鉴定为同一人所写

为什么有人要把这些字涂上墨水呢?

新证4 老照片中的第六人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