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单兵反坦克武器---"巴祖卡"火箭筒

简介:
它的正式名称叫M1式60毫米火箭筒。其筒径59毫米,筒长 1350毫米,筒重5.8千克;使用带尾翼的破甲火箭弹,有效射程 100 米,能穿透约130毫米厚的钢板。因其外形类似圆筒状巴祖卡乐器而得名。
1942年初,为满足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需求,军械局的美国陆军火箭工程师L.A.斯金纳中校和Edward G.Uhl 研制了一种火箭炮――一个用电子点火的金属筒。直到那时,美国步兵一直缺乏可以使用的能阻止坦克前进的反坦克火箭。军械局的另一个成员,Henry H.Mohaupt,一直在研制一种步兵使用的反坦克手榴弹――M10式手榴弹,重3.5磅,使步兵不能有效的投掷。然而,当Skinner和Uhl试着用他们的发射器发射M10手榴弹时,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军械局立即意识到这种新式武器的价值。许多发射器被装船运给了盟军。实际上,德军在缴获了它之后,立即开始生产它的复制品。
1942年11月,首次在非洲装备部队用于登陆作战,曾击毁德军一些坦克和炮塔。1942年的北非战场上,德国鬼子的坦克还逞威一时。当时,盟军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还不足以对抗德军的Ⅲ型和Ⅳ型坦克,急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为此,美军迅速将新研制的反坦克火箭筒运抵北非战场。一用,还真灵。这种形状像乐器巴祖卡(Bazooka)的火箭筒,和后来运去的M3/M4中型坦克一道,给德军坦克以沉重打击。它也获得了“巴祖卡”的俗称。它可以单兵携带,肩抗发射,垂直破甲厚度127毫米。有了它,盟军的步兵可以伏击坦克,而不再是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还用于朝鲜战场。为便于丛林作战,其改进型的发射筒分为折装式和两截式。早期的改进型为M1式火箭筒;后期的改进型为M9式火箭筒。该火箭筒于50年代中期逐渐被淘汰,但某些国家尚拥有该火箭筒的仿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