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从成汤建国到商纣亡国,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历时四百九十六年。t 732.8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align=left商代前期,国家王都屡次迁徙。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这里的“后五”,指的是商汤建国以后的五次迁都。直到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才使商朝的统治中心最后确定下来,以后一直到商朝灭亡,没有再迁徙过都城。
商王朝屡次迁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激化引起的。商代的传位制度是兄终弟及。到太戊国王的时候没有弟弟,就要传位于子。太戊有三个儿子,年龄相近。长子仲丁很早就凯觎王位,次子外壬和三子河亶甲也都想继立为王。因此,自仲丁后,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九世之乱”。他们为争夺王位,互相结党,进行角逐,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自己取得王位。太戊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先后即立为王。为保住自己的王位,躲避其他人党羽的破坏,仲丁即位后,将王都从亳迁到了隞(今河南荥阳)。后来河亶甲即位,又将都城从隞迁到了相(今河南内黄)。由于同样的原因,后来即位的祖乙和南庚也分别将都城迁到了邢(今山东定陶)和奄(今山东曲阜)。长期的王位之争,王都的屡次迁徙,严重地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地位,大大地削弱了王权统治。
到了商代的第二十个王盘庚即位的时候,商朝由于先王内部争权夺位的斗争,国王不勤修内政,宫室奢侈无度,社会腐败不堪。面对这一切,年青的国王盘庚决定从头进行改革。他振兴商王朝的首要措施是把都城从奄迁到殷。
盘庚迁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由于“九世之乱”造成社会动乱,政局不稳,贵族和平民矛盾加剧,造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当时的贵族势力非常强大,使王权削弱。盘庚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毅然决定迁都于殷。
但是盘庚迁殷的计划遭到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强烈反对,由于贵族重臣在此居住已久,生活安逸,他们贪图享乐,同时他们也不愿意听命于一个刚继位的年青国王命令,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造谣惑众,不愿迁都,想竭力阻止盘庚。 此时盘庚迁都的决心已定,他进行了多次的劝告和训话,力排众议,在他的胁迫下,那些贵族和人民也没有办法,只好跟着他迁到了新都。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扭转了商朝历史上自“九世之乱”所带来的混乱局面,扭转了商王朝的衰落之势,使商王朝从此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加强了商王朝的统治,打击了贵族势力,大大加强了王权,使中国的王权统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