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大规模的突围行动要完全掩人耳目是不可能的,很快苏军发现了德军的行动,他们立刻开火了。德军所原定的突围方向是西南方向的雷祖卡方向,因为那里离德军防线最近,但那里自然也是苏军部署兵力最密集的地方,虽然由于能见度太差,苏军无法离开自己的阵地,但他们却向原先已标好的区域倾泄大量炮火,于是德军突围的行列开始渐渐向南方偏离,在黑暗中原先不同部队的德军逐渐地混杂在一起,到天亮时突围的德军中连以上的建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了。德军官兵在几乎没膝的道路上挣扎地前进,苏军炮弹不断在德军行列中爆炸,越来越多的人倒了下去,但其他人坚定地向前走着,经过一夜在天寒地冻的野外的行军,德军体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现在支撑着他们的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爬也要爬回自己的防线去!科涅夫大将在德军的突围方向摆了五道阻击线,前两道是步兵,第三道是炮兵,第四、五道分别是坦克和骑兵。德军突破苏军前三道防线时仅遭遇微弱抵抗,都以为已经安全脱险,个个朝天鸣枪,欢呼雀跃。2月16日早上大约6点,在突围的德军到达一片开阔地时,埋伏多时的苏军坦克和骑兵出现了。t34坦克排成密集的队形冲进了德军拥挤的行军纵队中,肆意碾压着已经散开队形的德国人,将卡车撞翻,从拖车和马车上碾压过去,象压碎一个个火柴盒,车上的德军伤员和马匹都被碾在坦克履带下面。苏军坦克都尽量不开火射击,以免误伤身边的坦克。而骑兵跟在后面,追逐着逃散的德军士兵,挥动战刀猛砍猛杀。战斗到这时,已经不能称为战斗了,这已经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德国军官们只能依靠自己的主动性,随手召集起周围不管是那个单位的士兵,来抵挡苏军的屠杀。
17日中午时分,在苏军炮火和坦克履带下余生的德军来到了格尼洛伊季基奇河北岸。这条宽达30米的河是德军突围路上最后一道障碍,只要过去就可以到达安全地带了。但河上没有任何桥梁。这时苏军的炮弹开始在河岸上爆炸了,德军官兵只有一个选择:游过去!尽管气温是零下5度,但德国人还是争先恐后的跳入河中,开始向对岸游去。从古今中外的战史看,在这种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军队是非常容易瓦解的,但此时德国人特有的纪律性挽救了他们,许多德国军官们自发地站了出来维持岸边的秩序,他们大声鼓励士兵们"坚持住,过河就到家了"在他们的指挥下,德国士兵们开始了渡河,他们有的带着简陋的救生工具,有的互相帮助,会游泳的帮助不会游的,强壮的帮助体弱的,甚至伤员也大多被强壮的士兵抬着游过河去,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河底,至少有数百人淹死。下午德国人在下游发现了一段河水较浅的地段,于是许多德国人比较容易地从那里渡过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