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化危品作战:119重型防化车
2006年12月19日凌晨5时20分,在广州天河区珠村裕景工业园附近的大灵山路,突然散发出一股有浓重刺激性气味的不明气体。早上6时50分,4名身穿防化服的消防员进入现场。“报告队长,那些气体含有氯气成分……”警戒线外,负责现场指挥的消防队长的对讲机里传来消防员的话语。6时54分,一辆重型防化车进入现场。“有毒气泄漏,大家快离开这里。”警察和治安员开始挨家挨户叫醒睡梦中的居民,组织他们疏散。 7时,为了稀释现场周围的气体,消防员往发生泄漏的铁罐周围喷水。在119重型防化车的配合下,上午8时45分,消防员将铁罐的安全阀门堵上。上午9时,昊天公司的工作人员将铁罐用车安全运离现场。在这场泄漏事故中,因为消防等部门处理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119重型防化车,目前普遍装备于各地的消防特勤中队。成都消防支队特勤二队的一辆119重型防化车早在2001年就装备了。车上备有侦检通讯类20种,34件;堵漏类28种,39件;个人防护类20种,116件;输转类74种,158件;洗消类24种,47件;救生照明类15种,39件,总共204种,533件。5.12发挥的作用,悬口处置危化品泄露。

2004年4月20日晚6点,雁栖镇八道河村西北部的北京京都黄金冶炼厂氰化氢泄漏事故。从事故发生到消防局接到事故报警的3个小时,已造成3人死亡,11人中毒,毒气和有毒液体还在不停地向四周蔓延。119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集5个消防中队,17部消防车、15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晚上11点,消防车来到现场。由于现场情况不明,虽然他们当时也拥有处理防止毒气泄漏的器材和防化车,但由于当时的车辆不能达到完全密闭,不能开到事故现场的附近,所有进入现场的战士全部都是穿上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后,携带相关器材进入现场,进行毒源的寻找分析。由于氰化氢在空气中浓度达5.6%-40%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还必须随时监测氰化氢浓度的变化。同时氰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可经皮肤及眼结膜吸收导致中毒。高浓度的氰化氢可以使人在数分钟内死亡。当时没有核生化侦检车,当时最内层的警戒线也在距离事故现场500米的地方,就算在这里,所有外层的消防队员也要穿着防化服,消防官兵不能直接进入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