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最大的民窑体系,产品专供民间使用,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民间日用畅销品。其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因当时地处磁州,故

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大多胎质粗糙,胎色灰白,为弥补胎质粗糙这一缺陷,一般先在瓷胎上施一层化妆土,然后再施釉。主要器型有碗、盘、罐、瓶、盆、壶、枕以及各种雕塑品。
肃宁县文管所收藏有一件宋代磁州窑白釉褐彩山水纹罐。此罐高17.5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厘米。短颈丰肩,鼓腹略下收,浅圈足。肩饰花草纹,肩下饰两周弦纹,一粗一细。腹饰山水、树木、花草纹,腹下再饰两周弦纹,一粗一细,将花草圈住。整件器物造型雄浑粗犷,形体曲线自然流畅,画风奔放,情趣盎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其中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是白釉釉下黑彩瓷器,即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瓷胎上用黑色料绘图案,然后施白色透明釉入窑烧制。除釉下彩外,磁州窑还烧制釉上彩瓷器,此罐采用的便是釉上彩装饰,先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一层白釉,然后入窑素烧,成型器里施黑色釉,器外壁用褐色釉绘纹样,再入窑低温二次烧成。
白釉釉上彩是磁州窑系的珍品,存世量稀少,除釉上加褐彩外,还有加红彩、绿彩、黑彩、黄彩等,有的诸彩合一,磁州窑釉上彩为明清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