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蓝釉条纹大瓶是1970年法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贝当古赠毛泽东的礼品。这件釉色莹润、造型质朴的瓷瓶,在当时应该是西方大国馈赠的少数几件官方国礼之一。
法国是继德国之后在欧洲能够真正生产瓷器的国家。世界史一般以英国工业革命的18世纪作为近代的开端。所以,德国瓷器的诞生被列入中世纪末期,而晚于德国瓷器40年的法国瓷器则列入近代之

近代的法国瓷器,特别是兴盛时期产于巴黎郊区塞佛雷斯的制品,已同德国迈森瓷器一起成为欧洲瓷器的杰出代表。塞佛雷斯瓷器搜集了中世纪法国宫廷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成为欧洲瓷器发展的榜样。
总之,法国瓷器已成华丽风格的典型。现代陶瓷所追求的高贵和优雅,总要以法国近代发展处于黄金时期的塞佛雷斯的制品为标准,可以说法国瓷器产生于贵族的需要,但是,它又超越时代而深深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意识之中。它表现出美的适度、优雅和沉稳以及洛可可艺术的精华。
早在17世纪,对中国瓷器极为迷恋的路易十四曾于1670年批准在凡尔赛宫设立瓷器实验所,试图生产中国青花风格的建筑壁砖,后来因故于1687年解体。
在法国最早生产瓷器的窑址有圣克卢、斯特拉斯堡、尚蒂伊、迈努西等,装饰风格几乎都是中国和日本样式,并与与欧洲洛可可风格样式融为一体。
塞佛雷斯位于巴黎近郊,1756年皇家瓷场迁到这里,继而迎来法国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
塞佛累斯瓷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发明并使用了粉红蔷薇色玫瑰红。这是一种新发明的彩绘用色,据说是受清代粉彩的启发,但比粉彩更加艳丽和华贵。它非常适合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而且在庞帕杜夫人作为洛可可象征时期发展到鼎盛。此外还有明黄、青绿、深绿、紫等其他釉色出现在瓷器装饰上。
综上所述,法国塞佛雷斯于1768年烧制出高岭土构成的真正硬质瓷器,1772年走向正常的生产轨道,开创洛可可艺术风格。1793年法国大革命后,塞佛雷斯瓷厂归为国有,直至今日。
这件礼品是法国著名塞佛雷斯窑的产品。从通体施明艳若蓝宝石的釉色来看,这种釉料和施色风格颇似法国塞佛雷斯窑的代表风格。
这件瓷瓶的造型古朴、敞口直颈,丰肩收腹缩足,以沉稳取胜。犹如宝石蓝的釉色加上隐隐的条纹和格纹,更显高雅华贵。
(2005年11月2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