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明与科学技术涌进中国的沿海城市。1876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附设土山湾印书馆开设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机构,用照相版技术翻印中国古籍。西洋绘画技法也使
惯用毛笔、宣纸的国画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把西洋画法中的*、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西画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人物画风。
先进的石印技术和准确刻画形象的绘画技巧是出版画报的基础。1884年5月8日,以《点石斋画报》命名的时事画报在上海诞生了。发行者是《申报》馆,每十日出版一本,每期八页,内容是“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随《申报》附送订户。因画报印刷精美,画法中西合璧,人物背景生动真实,内容贴近生活,及时报道社崛鹊悖⒏埽星壳致裕袼灼嫖拧皇狈缑液I稀?/P>
值得一提的是画报绘画者吴友如。他是晚清画史上很有影响的画家。吴出身寒门,经人介绍去苏州阊门城内西街云蓝阁裱画店做学徒。在这书画氛围中,他瞧得多了,天资聪颖,自学成才。后来,附近有位热心的画家张志瀛,观看吴友如习作,笔墨不俗,可以造就,便竭心指导,吴友如画技大进,花卉人物尤为出众,名声大噪,甚至清廷王室也招他进京作画。他因不习惯约束,借故南归,路经上海,受聘《点石斋画报》。从前指导他作画的张志瀛正潦倒上海,吴便邀请张到画报社共事。光绪期间的《申报》由洋人掌管,吴友如不乐受制于洋人,最终离开《点石斋画报》。光绪十六年1896年九月,由吴友如主持的《飞影阁画报》面世了,亦为旬刊,也用连史纸石印,其内容与《点石斋画报》相异处是前者看重时事记载,《飞影阁画报》则注意刻画仕女人物而已。
《点石斋画报》刊行数年后即停刊。至光绪末年,曾由《申报》馆出过合集,售价昂贵,每部二十大洋,现成稀世珍本,在民间很难觅它踪影。我有幸收藏,既是学习勾线人物画的范本,又是重温晚清时事珍闻的珍贵史料。
(2006年4月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