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主要由官方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战斗” 在 4,900 米高度能够以 391 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在满载炸弹的情况下,航程达
1,690 千米。首批 155 架“战斗”的前 136 架为“战斗”MK I 型,装“灰背隼”I 型发动机。到 1937
年底,费尔雷公司已生产出 85 架“战斗”MK I,并装备了皇家空军多个中队。而最后的 19 架换装了“灰背隼”II
型发动机。装备该型号发动机的“战斗”即为 MK II 型。“灰背隼”II 型发动机起飞功率为 880 马力,在 1,680
米高度上,转速 3,000 转时短时功率提升到 1,440 马力,而且通过对燃烧室的改进,解决了 I
型发动机的震动问题。同时,在新的订单下达后,位于伯明翰的奥斯丁动力公司获得了转包合同,也开始生产“战斗”。1938 年 7 月 22
日,由奥斯丁公司生产的 “战斗”进行了首飞。至 1939 年初,该公司共生产了 29
架“战斗”。而到了三月份,奥斯丁公司的生产能力已达到月产 30 架的水平。

“战斗”的生产车间
在后续的生产中,装“灰背隼”III 型发动机的“战斗”MK III
改用恒速螺旋桨。而“战斗”MK IV 的“灰背隼”IV 发动机则改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为冷却液,起飞功率提升到 1,030
马力。事实上,“战斗”系列中的不同型别,就是依据所装的“灰背隼”发动机的型号而确定的。
设计特点与技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