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良型。不过当时确实仍未决定应选用何种惯性导航系统,而且,一直到
1973 年 3 月才决定采用亚塔发动机。但是超级军旗机的发展并非到此为止。其最初设计与军旗IVM
有 90% 的共通之处,达索公司乃希望藉此提供一种类似于军旗IVM
而较廉价的机种,但是超级军旗机之设计几经修改,竟然成为一分新的机种,与军旗IVM
相异之处反而达到 90%。当然成本亦因而大为提高,但是法国政府与军方均欣然接受这种情况。1973
年,达索公司接到 100 架超级军旗机的购买订单。第一批60架飞机包括零件,支援设施及研究发展成本在内,每架平均成本为
2,930 万法郎(合 706 万美元);而后续的 40 架因毋需将研发成本计入,每架单位成本仅
1,420 万法郎(合 342 万美元)。原型机计划
由于物价波动的影响,在 1975 年中期之前已有人建议将超级军旗的订购量删除
20 到 40 架。同时基于财务上的理由,计划中的生产速率也由每月
2.5 架减为 2 架,但计划服役日期仍维持原案——订为 1977 年 9
月。法国政府于 1974 年拨款制造 10 架超级军旗机,随后在 1975
及 76 年分别再购买 20 架与 6 架(已较原先计划减少 30 架)。在
1977 至 82 年的国防计划中,原预定增购 44 架超级军旗机,使其总数累积至
80 架,但随即被删除 5 架,至定案时最后的总采购量再降为 71
架。亚塔8K50 发动机的订购也是一波三折,仅在 1977 年间订购量即由
125 具减至 95 具。超级军旗机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原军旗机的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及主翼加以改良,在原型机阶段即以不同的飞机分别针对此三项改良进行测试。用以进行性能测试的超级军旗01
号机即由原军旗IVM68 号机换装亚塔8K50 发动机及超级军旗机特有的机鼻而成,其他部份则与军旗IVM
机并无二致。超级军旗01 号机于 1974 年 10 月 28 日在伊斯特(Istres)首航,达到
13,410 米飞行高度以及 1.18 马赫(每小时 1,015公里)的速度。在此次飞行后,已有某些人士认为超级军旗机定可胜任空对空任务。数月之后,超级军
旗机已确定为法国在 1980 年代之前使用的唯一舰载定翼机,也就是说它必须兼具空对空与空对地作战性能。另外
5 具另用于超级军旗机发展计划的亚塔8K50 发动机,则全部供超级军旗02
号机(即原先的军旗IVM18 号机)装用。这架飞机于 1975 年 3 月 28
日在依斯特首航,机上的新设备有完整的导航/攻击系统以及经加长的鼻轮起落架,以做为导航与武器测试机。其实超级军旗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