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机(原军旗IVM13 号机)较02 号机更早升空,这架于 1975 年 3 月
9 日在萨佐(Cazaux)首航的飞机除了主翼外,其余机身部分与军旗IVM
完全相同。03 号机在克里蒙梭号航舰上进行 90
次起降测试后,主翼即被拆下换装于0l 号机上,此时0l 号机也装置了新的导航/攻击航电系统。01
号机于 1975 年 10 月 3 日再度进行飞行时,几乎已与量产型超级军旗机无异。不过在
1977 年 1 月,02 号机于克里蒙梭号进行第 2
阶段航舰测试前,原先设于军旗IVM 机垂直尾翼中段前缘的空速管已自两架原型机上移除。此外,这两架原型机与早期的量产型均未如其他超级军旗机一般,在垂直尾翼上方两侧设置显着的极高频全向测距(VOR)天线,不过进入服役阶段的超级军旗机凡未设置极高频全向天线者均于
1980 年之后加装。

注意量产型超军旗垂尾的空速管和极高频全向测距天线基本性能
尽管超级军旗机与军旗IVM
有上述多处不同,但这两种单座海军攻击战斗机还是被视为极相近的机种。就空气动力学的观点而言,超级军旗机最具特色之处就是其主翼。与军旗机相较,超级军旗机主翼所附的双翼缝襟翼具较大的角度变化范围,而且主翼前缘下垂也经过修改。其主翼与机身中段连接,下反角及
1/4 弦处后掠角各为 3.5 及 4.5 度,在翼根与翼梢的厚度/弦长比分别协
5% 与 6%。双翼梁扭力箱与蒙皮及补强材共同组成主翼结构。外端主翼可向上展叠,使翼展由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