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ab J35“龙”大胆创新采用双三角翼结构
二、Saab AJ-37“雷”攻击机。
早在1952年,萨伯公司开始预研新型战斗机,瑞典空军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起飞和降落距离不超过500米;最高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可以全天候执行高、低空拦截任务;能低空突防攻击敌方地面目标等等。设计论证过程长达10年之久,先后推出一百多种方案,最终确定的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方案,前置三角鸭翼略高于主翼,主翼下面有一个半圆形进气口,装有腹鳍,采用单排气口,短而宽的机身前面是一个尖形机头,采用气泡式座舱。1961年12月瑞典的政府核准Saab AJ-37“雷”攻击机发展;1962年2 月萨伯公司向瑞典空军递交最终方案,经批准后正式开始研制;1967年2月8日,第一架原型首飞成功,共制造了七架原型机用于试飞等各种试验。在1968年4月被瑞典政府批准生产,第一架飞机在1971年7月交付。
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在保证短距起降性能的前提下兼顾高速性能;鸭翼翼面上产生的脱体涡在主翼上不仅可以产生附加升力,还可以抑制大迎角机动时的气流分离,大大提高格斗机动性能;前置固定鸭翼的后缘襟翼可以提高飞机的低速性能,特别是短距起降性能。三角鸭翼布局设计如今已被众多先进战斗机采用,如欧洲“台风”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等等,这些新型战斗机采用全可动前置鸭翼,性能获得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