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山鹰 vs. L-15(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1

年北京航展上首次展出的 L-15 高级教练机模型

L-15

高教机为带边条的后掠中单翼、单垂尾、正常平尾、前三点式机身主起落架布局型式。机翼采用中等后掠角、中小展弦比的平面形状。动力装置采用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操纵系统采用电传操纵系统;采用先进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L-15

高教机从一开始设计就注重飞机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严格控制成本价格,充分考虑效能与费用之比。

L-15 高教机采用高起点设计:

a.突出第三代战斗机气动布局的特点,大边条、翼身融合体布局设计,提高飞行敏捷性和大迎角高机动能力;

b.航空电子系统进行综合设计,采用双余度多路数据总线(1553B)、集中显示与控制技术;

c.机体结构按先进的设计准则设计以满足 30 年/10,000 飞行小时使用寿命;

d.座舱舱盖采用水泡形设计;

e.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

L-15 高教机具有以下特点:

1)飞行包线宽广

2)具有第三代战斗机大攻角机动能力

3)在训练体系中与其它机种衔接良好

4)留空时间长

5)训练效费比高

6)具有第三代战斗机特征的人机界面、大视场角

7)良好的操纵品质

8)可靠性高、维护性好

9)使用寿命长

L-15 高教机研制 2003 年底进入详细设计阶段,预计 2005

年首飞。以上一段介绍资料来自洪都飞机公司的官方宣传,从中可以看出,L-15 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完全针对第三代战斗机的特性而设计。从气动上看,L-15

采用了大边条加翼身融合设计,进气口被置于边条下,结构特点比较类似以大迎角性能著称的 F/A-18

战斗机。结合电传操纵系统,可以预计该机的大迎角飞行性能将十分出色。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何三代战斗机比较强调大迎角性能呢?因为战斗机在空战机动中,会频繁的处于急剧爬升、转弯动作中,这些机动都要伴随拉杆——抬头的动作,如果飞机的大迎角性能不好,那么飞机在机动中就很容易因失速而失控,同时,大迎角性能意味着飞机在较低的速度下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机头指向能力。

第一頁    上一頁    第6頁/共11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