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版 L-15
高级教练机方案与 2003 年版方案外形上有很大区别
虽然从宣传上看 L-15
是一架非常出色的飞机,但是细观该机还是有令人疑惑之处,该机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这架飞机令人奇怪的采取了双发布局。以洪都的 K-8/教练-8
型飞机看,洪都并非不能搞单发飞机,按照 L-15 的尺寸和重量看,这架飞机采用单发会更简单,重量也更轻,而且发动机并不难找。那么,为什么 L-15 会像强-5
一样采取了双发结构呢?其实从这架飞机在航展上的横空出世看,它已经运作了多年,而航展上洪都的工作人员也透露现在最关键的在于吸取资金。这里有一个背景需要提出:洪都飞机公司隶属于中航二集团,而中国大多数军机,尤其是战斗机都由中航一集团下属单位生产,比如成飞、沈飞等。因此,中航二集团在军机的研制上可能不会像中航一集团那样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歼-7、歼-8
有了一大堆改型,而强-5 却一直悄无声息,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因此,L-15 很有可能原本是一种用来取代强-5
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但由于在发展上缺乏相应的支持,因此推出一种国际化的高级教练机,通过吸引资金来完成飞机的设计,然后再争取军方的订货。

陆江笔下的 L-15 想象图
其次,从 2003 年北京航展上可以看到,此时的 L-15 气动外形已经与 2001
年的外形有了较大改变。原来的 L-15 模型上边条较为突出,垂尾位置比较靠前(类似 F/A-18),这都是为了保证大迎角性能的设计;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