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后掠角则用于空中格斗。其它有利于提高亚音速性能的设计有:活动翼前后缘均布置有多段式襟翼,其中后缘的单缝襟翼基本占有整个后缘长度(其最外侧一段可以在最大后掠角状态下独立使用),大大提高了飞机的起降性能;每个活动翼在后缘襟翼前方布置两片单偏扰流片,可结合差动平尾进行滚转控制,不仅满足了滚转操纵力矩的需要,还使在飞机活动翼后缘布置全展向襟翼成为可能(否则要布置控制滚转的副翼);活动翼上加装了一个
2.4° 的锯齿形前缘(23-11 和 23S/SM
无此锯齿)并在机翼沿展向做中等程度的锥形扭转,提高了高亚音速巡航状态下的升阻比,可降低油耗、提高续航时间和航程等。机翼具有 4° 的下反角,后机身布置的 4
块减速板(平尾上下对称于机身轴线各布置 2 块)。

米格-23
机翼后缘布置着几乎全展长的襟翼
米格-23 采用略低于机翼平面全动式斜轴平尾(平尾转轴后掠角为 45°),前后缘后掠角度分别为
55°40′ 和 15°,面积 6.93 平方米,展弦比
1.84。当做升降舵使用时平尾偏转范围为-24°~+8.5°(以前缘向上偏转为正),差动滚转时最大差角大小为 10°(机翼后掠角为 18°40′~47°40′
时)和 6.5°(机翼后掠角为 47°40′~74°40′ 时),机翼上的扰流片则与平尾差动机构和机翼转动机构联动,机翼后掠 18°40′
时进行滚转控制其偏角为 45°,后掠角为 74°40′ 时偏角为 0°。它与差动平尾的结合可为米格-23 提供足够的滚转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