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巴星”Me163
作者:Lio.m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现代飞机中B-2轰炸机的外形可谓独特,象一只大蝙蝠,可这并不是什么新创举,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有类似模样的飞机,它就是被称为“彗星”的Me163战斗机。
Me163是一种无尾飞机,在它短短的机身上只有一对大机翼,没有水平尾翼,形状很奇特,Me163有一个水滴型的金属机身,机翼是前缘后掠角27度的木质中单翼,机头有一个驱动发电机的风车,机腹有一个收放式滑撬用于着陆,托架上的机轮只用于起飞,离地后抛弃。在其翼根处有两门30毫米机炮,动力是HWK-109-509A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集和氧化剂都储藏在机身中断,发动机推力16.6千牛。除此以外,它的独特之处还有:它是世界上第一种火箭动力的飞机;在当时,它的速度和爬升率世界第一,在试飞中样机的瞬时速度就达到1000千米/小时以上,人类首次突破1000千米时速大关。一些盟军飞行员非常怕这种没有尾巴的小飞机,经常在飞行时绕道而行躲开这个令人胆战的“彗星”。
那么说Me163是一种不错的飞机喽。非也,它可是一种糟透了的飞机。首先,由于使用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间很短,只有7、8分钟,所以,一般是由Bf110牵引起飞,飞至敌机上方1000米处脱离,再以滑翔形势俯冲攻击敌机,故作战半径很小,只有80千米左右,作战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自行驱动起飞则时间、范围更小。其次,由于它使用火箭发动机就要携带推进、氧化两种原料,重量很大,而且消耗相当快,效率又低,飞行员经常是刚刚经受大过载的加速爬升接着又是无动力的滑翔,身体、精神的负担很大,经常造成无谓的损失。在着陆时没有常规的起落架只有一副中心单滑撬,加上又是无动力滑翔着陆,着陆事故率极高,着陆时摔飞机是常事,再者无动力着陆时几乎丧失了机动和自卫的能力,也是敌机“发难”的最好时机。还有更要命的,Me163火箭发动机使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氢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品,曾经发生过氧化剂泄漏,把飞行员给“溶化”了的事。据统计,Me163的非正常损失率远远高于它的战损率,也就是自己事故造成的损失数量要大大超过被敌人击落的数量。正因为如此,Me163被称为“两头怕”的飞机,不但盟军飞行员害怕它,就连德国飞行员也是很怵头。Me163不愧是带来无限厄运的“扫巴星”,噢,想起来就恐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