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公推7人委员会里的李石曾,去找这几天在天津办事的胡适。胡适知道来意以后,开始还觉得推荐医生的责任太重,因而有为难的神色。到北京见到汪精卫等人,都说此时以挽救先生生命为第一考虑,而且因为先生平时对胡适很客气,再加上胡适本人又有被治愈的经验,所以由胡适去说,是最合适的。罗家伦在《国父年谱初稿》下册里,记录了这段经过:胡适找来中医陆仲安,与他一同前往铁狮子胡同,胡适先进去见孙中山。孙中山称呼胡适的字说:“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的人。”胡适回答:“不妨一试,服药与否,再由先生决定。”这时,在旁边的宋庆龄急忙说:“陆先生已在此,何妨看看。”说完就握着先生的手腕,孙中山点点头,神情凄婉,似乎不忍心让夫人难过,乃伸手把脸转向里侧,宋庆龄即转身往床的内侧坐下,目光与先生对视。孙中山病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也来到了铁狮子胡同。他记下了孙中山对看中医一事所说的话:“他说,他本身是医生,他知道现代医药束手时,中医的确有时也能治好疑难病症。他说:‘一只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了罗盘的船有时反而不能到达。但是我宁愿利用科学仪器来航行。’
朋友仍旧一再劝他吃点中药,他不忍过于拂逆朋友的好意,最后终于同意了。但是这只没装罗盘的船却始终没有到达彼岸。”2月24日,孙中山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们建议,恐怕是应该留下遗言的时间了。从他入院以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少数几个人,在征求了宋庆龄的意见之后,站立在孙中山的病床一侧,要求他作出最后的指示。这几个人是:他的儿子孙科,他妻子的长兄宋子文,他妻子姐姐的丈夫孔祥熙,以及汪精卫。
孙中山向站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发出警告,说在他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