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中加合建“明朝园林”
温哥华:中加合建“明朝园林”
温哥华唐人街——奇化街是北美地区第二大唐人街,规模仅次于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由于温哥华比例颇高的华裔居民再加上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使得奇化街成为温哥华市中心最热闹的地区之一。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各种中国美食、购买物美价廉的纪念品、走访中国风浓郁的中山公园,还可以观看夏季周末夜市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果说这些内容无异于其他各国的唐人街,那么屹立在这里的一座明朝风格的花园,足以成为温哥华唐人街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这一座明朝风格的花园是温哥华市十余万华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和发扬中华文化艺术所集资兴建的,同时也得到中、加两国各级政府和温市各界人士的赞赏和资助。据悉这是500年以来,世界上唯一一座在中国境外兴建的具有苏州特色的花园。其构造和景致均按照1368年至1644年明朝时期非常流行的园林设计风格建造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从中国运来的,并由从中国请来的数十名技师以传统方法指点建造。园中集中了岩石、流水、植物以及建筑等元素,且自然的融汇成为一体。各元素有序的以其适合的方式遍布在整个花园之中,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人常说的“阴阳平衡”。
温哥华中山公园一方面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为温哥华市中心平添了一份平和与安逸的气氛。东西方迥异的文化借助这座园林实现了一种和谐,更促进了彼此的了解,促进了华人的融入。
温哥华的唐人街,当地人也叫它“华埠”。作为北美地区第二大的华人聚居区,这里被称为“华人北美百年奋斗史的活化石”。就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温哥华举办前夕,这一片历史街区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郑文宇是温哥华市议会的一位华人议员,同时也是这次申遗的参与者,他认为温哥华唐人街申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温哥华的唐人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坐落在一座很年轻的城市里。与中国和欧洲相比,温哥华没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所以唐人街的地位很突出。而这里的华人从城市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很大的族群,教科文组织很难忽视我们的存在。”
郑文宇从小生长在唐人街,已经是这里的第四代移民,他的祖辈一百年前就从广东出发,横跨太平洋来到这里谋生,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还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片打东街上的禺山楼就是其中的代表。
郑文宇说:“当一百二十年前开始建造禺山楼的时候,人们就遵循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所以它的庭院和阳台都充满了中国韵味。温哥华还有一个历史遗产委员会,如果你想翻修或改建历史建筑,那么首先需要经过委员会的同意。当然,随着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这片文化遗产的宝贵,当地居民们也都愿意最大程度的保持它的原貌。”
郑文宇说温哥华的唐人街就像被放到了历史的真空中,尽管过去的一百年,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唐人街却一直按照传统在运转。
然而,历经百年沧桑的温哥华唐人街虽然保存完好,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随便在唐人街上走一走,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居民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人都到哪儿了呢?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广东移民黄觉钟说:“如今,唐人街的年轻人都能讲流利的英语,他们喜欢住在唐人街外环境更好的地方。而老年人都觉得住在唐人街很方便,到哪儿步行就可以了。”
不过七十岁的黄觉钟老人并不认为年轻人的离开会导致唐人街最终消失,因为近二十年来,不少从中国大陆来的居民给这里增添了新的活力。郑文宇也认为,如今的温哥华唐人街在文化构成上变得更加多元了。
郑文宇说:“我们现在有很多大陆来的新移民,这大大增加了这里的活力。过去的唐人街什么东西都被烙上了广东或香港文化的烙印,但现在我们有从北京、四川等中国各个地方来的移民,他们带来了新的想法、新的饮食和新的生活方式,这对唐人街的发展很重要。” 据郑文宇介绍,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已经接受了温哥华唐人街的申请,并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预计会在年内公布。和唐人街的每一位居民一样,郑文宇希望这片历史遗存能够借助奥运和申遗的契机,被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大洋彼岸的同胞所知道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