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人员对隋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再次清理,将千百年前的历史遗迹重新揭露予以面世,显示了含光门在各重大朝代所留下的重要遗迹。
最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
据社科院考古所专家何岁利介绍,含光门是隋唐长安城皇城南墙偏西一处城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成果显示该门有三个门道,东、西两门道的宽度为5.3米,中间门道宽度为5.5米,门道南北进深19余米。考古过程证实,唐代含光门为过梁式门洞建筑,门上方建有门楼,门内两侧有砌砖。含光门内西侧紧贴城墙应有登门楼的马道。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实物遗址,还揭开了含光门昔日“行路”历史。中门道作为权贵专用的高等级门道,使用率低也损坏少,几乎没有维修过,基本上保留着唐初期砌筑的材料与形制,砌砖规整而精致;东、西门道多次维修,大体保留着晚唐时期的遗迹,砖砌简单而粗略。遗迹显示,各门道砌砖外表曾抹有白灰泥墙皮,门道地面车辙至今宛然犹在,门道中的石质门限依然存留。门道过梁柱础等都完好保留着。此次还揭示出宋时所维修的门道,其路面比唐路面高出80多厘米,至今路面上的铺石完好保留。
含光门遗址历史遭遇很特殊
宏伟的唐长安城城墙在千年历史变幻中几乎湮没殆尽,而含光门遗址独能基本完好保存,这与其特殊的历史遭遇有关。唐末时长安城遭废弃,到五代以后新建长安城,以唐长安城皇城南墙作为新建城的南墙,把含光门留用成为新城墙的一部分,此际封闭了含光门的西、中两门道,仅留东门道作为过道。宋末至金时,含光门被全部封堵,明代新修西安城,含光门又被包裹在新筑城墙内。从此含光门深藏不露历经清及民国直至解放后。到上世纪60年代破城修路时,才触及唐含光门遗址。
西安城墙延续时间超过1400年
如今各地不少大城市宣扬自己城市遗留的城墙比西安的等级高,甚至比西安城墙历史悠久。但从这次含光门发掘的迹象来看,西安城墙绝对是当今中国所遗留城墙中等级最高的,即唐长安皇城城墙遗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其时间延续性超过了1400年。此次的考古为该遗址今后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重要资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