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社会工程导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童世骏等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273000版次: 1页数: 295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7607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过程,而不仅仅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本身;从社会工程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仅仅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或者各个学科分支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两点对于包括本卷书在内的整个丛书的作者来说,都是新的尝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为使这样经历千辛万苦得出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实现其实践价值,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而且要下大力气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过程。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社会工程
第一节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发展不足”的问题初步解决,但尚未根本解决
二、“发展不当”的问题逐步积累,同时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更加有利
三、对发展目标的认识更加全面,对目前发展阶段上出现“发展不当”问题的意识更加清醒
第二节新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
一、社会工程作为“工程”的特点
二、社会工程作为“社会工程”的特色
三、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理解为一项社会工程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工程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领域
一、科学发展的社会工程实施过程的主要环节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工程的主要领域
三、本丛书和本卷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社会工程的概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性
第一节社会工程概念的理论渊源和基本特征
一、社会工程概念的理论渊源
二、社会工程概念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社会作为工程或技术概念的根据和内涵
一、社会范畴作为技术或工程概念的理论根据
二、视域范畴作为技术或工程概念的现实根据
三、社会工程概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内涵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来自社会工程学的解决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统筹区域发展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二章传播思想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传播与普及
第一节凝聚社会共识的科学发展观诸理念
一、科学发展观传播工程中的原则问题和策略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传播工程中的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传播工程中的政治问题和利益问题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传播工程的运行架构与媒体策略
一、基本运行架构
二、大众传媒的运作策略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传播工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基本价值的表述方式与人们现实的具体要求相脱节
二、科学发展观所反映的基本问题的表述方式与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相脱节
三、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科学发展观要注意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章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第四章发掘力量本置资源——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资源配置工程
第五章选育人才激发活力——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开创人才工作新格局
第六章设计制度制定规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向度
第七章评价结果调整方案——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反馈机制
第八章绪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绪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社会工程
第一节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过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绩,党领导国家建设和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国内的状况和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生大变化,这些都构成了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现实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种现实背景作为精辟的概括。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新的历史起点,就是要深刻理解这两“变”两“不变”。
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来说,这两“变”两“不变”意味着这样三个情况:“发展不足”的问题初步解决,但尚未根本解决;“发展不当”的问题逐步积累,同时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更加有利;对“正当的发展”或“好的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对目前发展阶段上出现“发展不当”问题的风险的意识更加清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