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其他经济学理论 ,
作者: 胡永佳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175000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7839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综观《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一书,观点明确,行文规范,创新颇多。诸如产业融合是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产业内分工的立论;诸如对马克思、马歇尔融合思想源流的梳理;诸如产业融合的条件推论和融合度推论;诸如产业融合效应三个层面的考量,皆有理有据,令人耳目一新。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坚持以成本——收益分析作主线,努力实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衔接,也是值得肯定的。
目录
序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成果的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及成果
二、国内研究状况及成果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二、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产业融合的实质: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第一节 产业是一套特定的资产体系
一、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的传统概念
二、从现实经济活动出发来理解产业
三、产业的实质是一套特定的资产体系
第二节 对产业融合的不同理解
一、从产业融合的关健特征进行定义
二、从产业融合的涉及范围进行定义
第三节 产业融合就是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第四节 产业融合不等于产融结合
第五节 两类产业融合:吸收型融合与扩展型融合
第三章 分工与融合的优劣:理论源流与现实关系的考察
第一节 完整的分工定义包含多个分工层次
第二节 分工思想及其演变:从古典到新兴古典
一、古典时期的分工思想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三、新古典时期的分工思想
四、对分工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 融合的思想源流:马克思和马歇尔
一、马克思: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
二、马歇尔:不同的分工层次应有不同的专业化要求
第四节 层次差异与分合利弊
一、分工与融合关系的相关探讨
二、分工的利弊与分工的层次差异
三、产业层次上的分工和融合关系
第四章 产业融合推论:对融合条件的解释
第一节 产业融合条件的一般描述: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管理创新
第二节 融合条件推论与融合度推论
一、概念准备
二、两个推论及其说明
第三节 模型建构和数学证明
第五章 产业融合推论的历史证明
第一节 传统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融合
第二节 信息化时代的产业融合
一、信息产业内部的融合
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第三节 特殊相关产业的融合
第六章 资产通用性提高与产业融合:资产的柔性化和模块化
第一节 资产的柔性化
第二节 资产的模块化
一、模块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二、模块化的分合效应
三、资产的模块化与资产通用性
第七章 产业融合的效应:从成本节约到产业创新
第一节 成本节约效应
一、提高共用资产的利用率
二、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节 竞争合作效应
一、产业融合促进有效竞争
二、竞争性合作与绩效改善
第三节 产业升级与增长效应
一、融合新产品的增多
二、产业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产业整合的实质:产业间分工内部化:
第一节产业是一套特定的资产体系:
产业融合作为跨产业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它的任何识别、判断和分析,都有一个既定前提,即产业(包括行业、部门)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各个产业具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只有某种经济活动跨越了产业之间既定的区分,使原来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才能说发生了产业融合。因此,进行产业融合的分析,首先必须明确产业的内涵和产业的范围。
一、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的传统概念:
产业的产生、形成、活动、演化首先是一种历史真实,有着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狩猎维持基本生存,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自觉的、有意识的产业活动。大约一万年以前,人类社会开始发展定居农业,在相对固定的区域有意识地进行放牧、饲养动物以及栽培植物,农业作为古代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相继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首先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然后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后是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商人阶层。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三大产业: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到了18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兴起,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工业正是从手工业中进一步分工、发展的产物。因此,从历史来看,产业与分工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产业部门的产生和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