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

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学习方法,思维训练,

作者: (美)詹森著,杜争鸣,钱婷婷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580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改变智商,改变大脑,改变基因。打破大脑一成不变的神话。

全球著名脑神经学家最新力作。已出售版权90个国家,8种语言。

这本书写得很好,而且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对于任何向教育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开放的图书馆、任何向家长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来说,都是一本需要收藏的必备图书。

——美国《图书馆杂志》2006年7月

教师、教育管理者、学校委员会、家长,以及其他有兴趣了解发掘学习潜能的人都必将从阅读此书中获益,书中包含了从理论到研究再到应用的所有内容。

——美国《教育评论》杂志2006年8月

《聪明的秘密》揭示了“大脑一成不变”的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生动地展示了人脑的动态发展与变化,有力地表明了益智环境对大脑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智商的方法。

——罗伯特库克里斯 美国圣心大学成绩评估中心特聘教授

很多天才青年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而这本书所提供的高质量信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无论学生学业不佳还是具有天赋。这本书充满了使学生焕然一新的能量。

——约瑟夫伦兹里 美国天才智力研究中心主任

Eric Jensen的这本新著为家长和教师反思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研究支持。对于那些有兴趣从事儿童认知开发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有说服力的书。

——巴巴拉K基文 乔治梅森大学青少年和成人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你可能一直能听到益智教育这件事情,但是有谁真正了解益智教育呢 ?有关益智教育的研究究竟告诉我们益智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又做不到哪些事情呢?在当今这个“以少胜多”、“一块美元掷地有声”的时代,开创益智教育显得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是一个帮助学生成功的脚踏实地的办法。作者在本书中所写的主题就是,这些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为什么会提出来,是谁提出来的。另外,本书还要说明:益智教育能够而且应该用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无论他或她的起点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能够帮助那些现行教育已经考虑在内的具有天赋的学生。本书的目的就是探索这 些问题,并且寻求切实的答案。

作者简介

Eric Jensen,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和纽约科学院的成员,也是一位教育家,是将大脑研究与教育问题联系起来阐释的专业领军人物,在全世界培训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已有25年的经验。1981年,他与人合作创立了超级营地(Super-Camp)——美国最大的大脑协调学习项目,迄今为止,从该训练营毕业的学生已超过5万人。他撰写了22本著作,其中包括畅销美国的《适于脑的教学》、《超级教学》、《学习的脑》和《基于脑的学习》等。

目录

前言

1.大脑一成不变的神话

我们对基因和环境的全新理解

生活经历在不断改变大脑

小结

2.对智力的反思

智商与环境

研究智力

什么是智力

如何测量智力

智力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

智力会下降吗

智力可以提高吗

小结

3.益智背后的科学

大脑的早期探索者

如何研究益智问题

益智性环境如何给大脑带来益处

我们了解了什么

益智教育的7个黄金法则

有关益智研究的更多正面报道

千变万化的环境

有目的地改变大脑

通过技能学习改善大脑

小结

4.可塑的大脑

基因变化与环境变化

婴幼儿和发展中的大脑

小学阶段的大脑

青少年的大脑

现代人的大脑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

5.处于危险中的大脑

贫穷与大脑

差异意味着什么

奇迹会出现吗

不同学生的总体情况

什么是学习困难

有障碍的人数量在增加吗

有特殊需要的大脑

学习障碍可以补救吗

小结

6.探索非凡的大脑

选择具有天赋的大脑,提供天才服务

是什么创造了天才的大脑

特殊大脑的总体状况

天才教育的合理化

小结

7.以益智为教育方针

为什么要为每个人提供益智的机会

学校的对策

益智意味着什么

建立相应的制度

实施益智教育方针

小结

8.学校和课堂的解决方案

以益智为驱动力的课堂

学校范围内的解决方案

小结

9.儿童早期益智教育

7条黄金法则

有效的早期儿童教育是什么

小结

10.益智充实未来

我们在欺骗自己吗

为何人人需要益智教育

具有广泛基础的人类潜能

益智反应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益智反应是骗人的吗

益智反应的未来

益智充实你的生活

书摘插图

1大脑一成不变的神话

我们是不是没有公允地对待我们学生的大脑?我们是否在按部就班地培养庸才?难道教育界的基本理念就是将学生分类,从而维持他们的现状吗?情况完全可能如此。美国人持有这样的教育观:我们对教育的所思所想会影响到我们制定的教育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孩子,最终将影响到我们自己。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都基于一个十分荒诞的想法,那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固定的智力水平;这个固定的智力水平是由孩子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而且伴随终身。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基因控制人生”的神话吧。

这个理论其实并不费解。身材高大的父母会生育高大的孩子,白种父母生育白种孩子,黑人父母生育黑人孩子。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基因控制世界,而我们对其束手无策,不是吗?

不要匆匆下此结论。这个说法不但大错特错,而且导致许多人因此放弃了努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天生不够聪明。然而,我们逐渐发现,我们每天都在改变

着自己的大脑,而我们的大脑也在改变着我们自己。设想一下,生活经历改变着我们的大脑,而改变后的大脑进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打个比方,最近你改造了你的房子,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改造也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大脑传达出“改造”的指示,于是,我们的房子得到了改造,生活方式也得以改变,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最终改变了我们的大脑。为了使本章给整本书起铺垫作用,让我们先从大脑的4大原则谈起。

原则1: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心理、情感、身体以及精神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我们给学生传授的以及学展现给我们的一切,从最简单的事物到最复杂的概念表达,都是每个人在不同状态下大脑不断活动后独特的产物。大脑的活动包括所有的行为、思考、言语、文学、音乐以及艺术行为。大脑的工作原则1告诉了我们一个产生所有行为的基础、动力和平台,那就是我们的身脑系统。

原则2:身脑系统受许多因素控制。部分因素与DNA密切相关。基因和蛋白质产物在化学作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物质被称为“天然物质”,或者叫作人类综合体的基因部分。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人类的天性和行为的教养对人的影响是作用各半的,意思是说,一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另一半是由环境造成的。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实际情况比这要远远复杂得多。

原则3:人类具有范围广阔的各种变化,对此基因本身并不能解释。社会性、环境性、发展性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我们可以直接观察给孩子下的命令,或者观察其某个学习过程中的刺激一反应情况。但许多因素是间接作用于大脑的,对大脑产生反馈,进而作用于基因表征,改变神经元的运作,从而对大脑活动产生影响。我们的大脑不仅学习校园知识,而且改变了人生的进程,这就是基因表征。通过这种方式,基因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作用不是天生决定的,而是从生活中习得的。这样,后天的培养最后也转变成了自然的产物。

原则4:我们知道,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运作。每种因素针对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练习、强化、吸收新知识。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对学生大脑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协调其结果。通过学校管理来影响学生大脑的潜能,继而带来一种道德与伦理上的责任,从而尽最大可能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概念。

我们对基因和环境的全新理解

基因及其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原因在于大脑一成不变的神话的主旨就是:基因来自父母,于是孩子一定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困扰(影响)。念完大学,我们就可将高中时期所学的关于基因的生物知识摒弃。基因表征、基因剪接以及基因工程曾经是科学领域的神话,现如今成了科学现实。然而,我们如何才能从自然培育基因的旧观念转变为现在全新的理解呢?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破译了基因密码,研究表明,基因是由DNA分子经典的双螺旋结构控制的。许多年来,生物学家一直断定是基因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类,因为基因掌握着生物细胞发育成长的信息。其实这个理解并不全面。在传统的细胞复制模式中,RNA(核糖核酸,是一种基因信息转录和转移的分子)参与所有细胞复制活动,而我们的基因是产生RNA的图谱。复制的基因激活了转录因子,进而激活了蛋白质,影响了人类的行为

复制的过程极其复杂,衰老的过程便最好地证明了其复杂性。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慢慢衰老,某些基因活动减少了人体内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的分泌数量,于是这些变化影响了人们的免疫系统、认知能力和言行举止。我们不难看到,引导并参与细胞的复制过程是基因的若干功能之一。然而,如果基因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会如何呢?假如基因可以解读或不可以解读又会如何呢?如果基因本身会改变又会如何呢?这些论断如果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大脑神话的理论便面临瓦解。

人类复杂性的真正根源

早些年的时候,科学家还认为人类拥有大约200,000个基因。开支庞大、机构臃肿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识别基因,并对其进行编码。1999年,当科学家发现人类具有近30,000个基因的时候,其惊讶程度不难想象。之后,这个数据一直在发生变化,最后基因数量确定在20,000到25,000个之间。这个数字不得不让人震惊,因为许多科学家想当然地认为人类基因的数量理应比蛙类或者鱼类更多。试比较,小鸡和斑纹河豚同样拥有约25,000个基因。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我们的基因水平与简单生物同样低下吗?如果真是这样,人类的复杂性究竟从何而来呢?

人类的复杂性并不完全因为基因,人类和南瓜的基因居然有70%是相同的,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也有98%是相同的。解读基因密码对理解人类的言行举止帮助甚微。一个高中辍学生和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基因仅仅相差1%的DNA而已。如果把人类的基因组比作一本书,这相当于一本书的每一页只相差两三个字。因此,基因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复杂性,也不能决定个人命运。

基因表征的发现

人体拥有5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含有一个郁金香球茎状的受体,用于接收信息。不同的细胞着不同的受体位点,受体位点是由分子组成的。受体受光和热等影响。有些受体也受组胺、应激激素(应激素)、养分和男性荷尔蒙等激素的影响。让人吃惊的是,受体位点不仅加工信息,而且通过一系列链式活化过程逐渐影响基因。基因的核心部分叫作“管家基因”,主要负责维持基本生理功能,其余成千上万的基因则负责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如果基因不是塑造生命的唯一力量,那么还有其他力量吗?那就是环境!因此,基因常常根据其对外部环境的不同刺激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组:

•前期活化型

•中期活化型

•后期活化型

•状态依存型

•活动依存型

由于外部环境发出的信号十分复杂,基因与基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基因对环境的反应取决于信号的类别。简而言之,假如人受了外伤,成倍的遗传因子将被激活、显现,人脑便会根据过去的负面经历高速运转并产生变化,这个过程就叫作基因表征。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人体与大脑是一条“单行道”,即二者是由基医向外演变的单行线关系。新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其实并非如此。人体与大脑事实上是“双行道”,基因影响生活,而生活同样影响着基因。这一点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双行线关系既是生物学的革新,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许多启示。现在,我们了解到,我们完全有可能目的明确地影响基因表征,而且这一点在实验室里每天都有人做到。

准确地说,基因有两大核心功能,而外行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基因更为人知的功能在于它能提供一个极其可靠的模板,用于精确复制,这个功能类似图谱的复制功能。人体细胞中的每个基因都为你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副本。模板的复制效果无懈可击,日常生活也不会轻易改变其复制效果,除非基因突变,影响遗传图谱的复制效果,但是基因突变的几率真是微乎其微。

基因的第二大功能则鲜为人知。基因具有转录功能(或者表达功能)。这就是说,基因在细胞内进行转录,并影响其他物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点。虽然每个细胞内包含整个人体的基因,但一个细胞只能表达或者激活其一小部分基因(大概是10%到20%)。为什么肾脏细胞就不能演变成其他细胞呢?因为肾脏细胞内大部分具有该细胞独特性和本质性的基因会被激活,而其他非肾脏基因则受到有效抑制。细胞内的基因激活后,便改变了整个细胞的表型特征。事实上,基因引导并生成人体特殊的蛋白,从而形成特殊的细胞。

还有更有趣的呢!我们先前提及的基因的第一大功能,即遗传图谱功能,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其他功能(如转录功能)则易受环境影响。要改变生物体本身,可以通过改变向蛋白质传递的信息来影响基因表征。另外,其他因素,诸如压力、营养、锻炼、社会因素、外伤,甚至过长时间处于某种精神状态,都会影响基因表征。这些发现不仅对科学家来说十分新颖并极具相关性,对热衷于教育事业和儿童培养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2000年埃里克•坎德尔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他毕生对大脑记忆的研究如今已经发展成基因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坎德尔将基因新命名为固定基因,并对其研究作出以下总结:首先,人类的意识、自由意志、举止行为、社会驱动力等主观性经历都会调节基因表征,反之亦然。这个结论本身就让人大吃一惊。其次,基因表征受社会因素限制,这使得肌体的全部功能,其中也包括大脑的所有功能,都受社会因素影响。经过再三思考之后,坎德尔认为,这些社会因素会在大脑某个特定区域的某个特定神经细胞中与某个改变了基因表征方式的特殊基因融汇于一体。坎德尔认为,社会因素包括:(1)单身或者婚姻美满;(2)加入团体组织;(3)群居;(4)生活在嘈杂喧闹或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在任何一个典型的学校内,我们都可以看到社会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这对学校教育者来说也很有意义,因为环境会影响我们的细胞。

基因的功能与局限

双胞胎有着相同的基因,因此长大之后具有许多相似性。然而,环境对人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环境可以改变他们的身体,甚至改变他们新陈代谢的速度。曾经有人做过关于双胞胎的研究,一对双胞胎分居两地,一个生活在平原,另一个生活在高原。他们新陈代谢的速度由于气候的差异变得不同。不同的气候和海拔都会影响双胞胎的成长。因此,即使是双胞胎间一直受人推崇的新陈代谢也逃离不了基因表征的影响。

这个结果表明,虽然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受到基因的影响,但是单靠基因是不能决定最终结果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什么“拼写基因”、“智商基因”、“数学基因”、“忧郁基因”,甚至“癌症基因”,你完全可以嗤之以鼻。为什么呢?因为基因在其中只起到一部分的作用,而不是全部。

极少数基因会保持不变(如眼睛的颜色、肤色等肉眼可见的特殊例子)。假如双亲都是非裔美国人,那么他们的孩子肤色自然黝黑。假如双亲身高均超过6英尺,估计他们的孩子还没法参加NBA打篮球,但也许孩子的身高在本民族文化标准中已经算不矮了(那是在理想状态下,在个别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即使是高个父母生下的孩子,身高也可能比预期的要矮)。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环境对基因表征的影响。基因活动的变化可以导致身高、体重、反应能力、免疫系统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可以对这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进行调节,假如调节妥当,我们的遗传环境会更适合外部环境。以下是研究基因表征的实验中的环境因素:

•压力

•外伤

•营养

•锻炼

总而言之,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拥有传感器,解读外界环境,估算传人数据,并且维持细胞存活。信号由环境发出,传至基因,再从基因传至蛋白质,再返回。从更大层面上来讲,基因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生物体的状态。然而,万一外界环境十分恶劣,导致遗传物质无法截取,那怎么办呢?万一环境极端恶劣,我们必须改变基因,那又怎么办呢?你可以改变你的基因吗?

打破大脑一成不变的神话

过去,基因可以改变的想法十分另类,经常受到生物学家的嘲讽。先驱科学家约翰•凯恩斯认为,生物体可以积极改写基因,以适应新的高压环境。此次利用细菌进行的实验表明,不是所有的基因变异都是随机的。相反,这些细菌能够自行改变其遗传基因结构。凯恩斯将细菌放入试管,接受没有食物来源的严峻考验。准确地说,试管里装有食物,只是细菌不习惯吃这些食物,也没法消化,更没法代谢。然而细菌通过变异获得食物,于是生存了下来。这个骇人听闻的生物实验结果在另一项实验中再次得到证实,寄生虫的基因积极改变自身结构,从而适应了新的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基因控制这一理论的严谨性提出了质疑。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基因》里对基因的解释较为机械,而里德利在《互助基因》一书中对基因提出了新的理解。

事实证明,反差较大、持久性较强、受外伤因素影响较大的状态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被称为基因的外成性控制(epigenetic)。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外成性”这个词语,可以发现所有参考信息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这些都是对生物学的全新理解。有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基因在生育前是如何变化的。如果母体长期处于忧伤的状态,受精后,这种状态会影响到新生儿的遗传物质。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事实上,基因本身无需改变,在DNA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基因表征的遗传性物质能够发生改变。这可是个具有革命性的新观点。实验证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深远。查尔斯•曼恩这样写道:尽管这个观点并没有排除基因对言行举止的影响,但是它还是肯定了环境对基因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

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

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