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教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董小玉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6-1字数: 360000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 2007/04/01开本: 16开印次: 20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07802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由我国写作学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编著。全书分绪论和上、中、下三编,共12章,吸纳了近年来写作学科建设的新成果,紧密结合当前的写作实践,以新的视角,具体、深刻地论述了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和写作教学,形成了高等师范写作学科全新的学科体系。本书既有较高的理论层次,又注重训练,突出师范性,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
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
一、个体创造性
二、实践操作性
三、动态综合性
第三节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
一、传授写作理论
二、锻炼综合素质
三、增强教练本领
第四节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上编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
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第二节写作载体的外形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
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
第三节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
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
第四节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
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
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写作行为过程
第一节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二、写作感知的方法
三、写作感知的过程
……
第五章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中篇写作文体论
第六章新闻文体
第七章文学文体
第八章理论文体
第九章应用文体
下编写作教学论
第十章现代写作教学概观
第十一章中学作文教学原理
第十二章信息时代的电脑写作教学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教学提示]
1.把握现代写作的含义、作用和特性。
2.了解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
3.明确该课程的框架体系及写作中“教”与“学”的方法。
写作,是人类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写作,是人类有文字以来的一种特殊劳动,它不仅开发、记载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举足轻重,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时代的步伐迈进21世纪的门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强化素质教育被刻不容缓地提到议事日程的时候,面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试验方兴未艾、“3+x”考试的提出与试行的形势,高等师范教学体系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语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学科——写作,其教学如何在内容、体例、实践、操作等方面体现现代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时代需要和大中小学教改的新形势,这是我们在世纪之交要着重思考并回答的问题。高等师范《现代写作教程》,正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师教改”项目“师范院校写作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我们在研究中所追求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融学术性、师范性于一体,既注重理论上的高层次性,又注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立足写作学科,着眼现状,面向未来,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力求推陈出新。
第一节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
写作,就过程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作为一种劳动,它首先是脑力的,创造性的。其表现形式是进行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与操作,或用笔“记写”,或用电脑等其他工具“制作”,以造出“成品”来。因此,从形式上看,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而且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随着文字符号的诞生而开始,又随着文字的演变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