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与世界同步基于经济学语境下的“蛙声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廖进中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 276000版次: 1页数: 278印刷时间: 2007/1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34115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已在17xie写书平台上(www.17xie.com)刊载,由17xie代理并进行网络宣传。欢迎读者在17xie写书平台对此书发表评论、看法、读后感或留言等,与作者一道互动交流,进行wiki协同写书模式的探讨。
www.17xie.com一书写书!一起分享精彩篇章!
内容简介
本文作者作为我国“工业外贸”创始人、资深WTO和产业经济研究学者,原创性地提出“市场领土论”新理论、“体制竞争力”新概念和“大学不是跨国公司”新命题。著有《市场领土论》、《国际贸易教程》、《证券、期货与金融》、《出口融资与保险》(合译)等专著、教材多部,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逾百篇,其中有多篇在《中国外贸发展与发展》全国评奖中获奖,主持的教学、科研课题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政府奖。
本书记录了其学术生涯的日常另一面,它力图把刻板的书面学术语言变成为通俗的生活解说,力图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两种体制两重天”的人生体悟融入课堂教学和社会普及中。
作者简介
廖进中:一个花甲前的农历七月诞生在湖南邵阳市郊一个连井水也喝不上的穷山村,父亲廖雄臣、母亲邓顺英。6岁启蒙于当地枫林铺小学,中学就读于“省重点”——邵阳市二中,1966年高中毕业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问,回乡接受“再教,,育”,1973年曲曲折折考进湖南大学,完成了由村里的首个中学生向第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转变。本科-毕业留校,再攻读硕士学位,拿到学位时已近不惑之年。1992年评为副教授,后晋升教授,并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目录
第一编 争鸣篇
现代经济发展要有基于城市化推进的“五牛战略”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
现代经济如何理解“财富”
“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市场上的“年货”为何这么多
中国社会岂一个“基尼系数”所能概括
关于“公有”与“私有”的辩证法思考
也说“中国人为何越来越不诚实”
我们该把“矛头”对准谁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
“蚂蚁”与“狂人”
对先进性教育中“戏言”的思考
“流动性过剩”辩
第二编 教育篇
大学不是跨国公司
小议“本科”
小议“教授”
塑造阳光心态,感受时代幸福
研究生要好好学习做学问
三级学位“错层培养”,培育学生核心竞争力
关于“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的思考
科研与教学应该分开考核
静下心来集中思维做研究
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第三编 对话篇
市场领土论:开放强国要有大智慧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宽容: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理念
土地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城市化:破解“过剩经济之谜”的基础平台
学习经济学要有“民生为本”的经济学精神
第四编 讲演篇
WTO:让中国与世界同步
WTO:让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关于WTO“基本原则”的规范性问题
“环球同此凉热”:外贸理论研究的基础理念
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化意识培育
“绿色壁垒”新论
建设和谐社会要善待农民工
要把农民工问题放在城市化推进的战略上考量
“三农”其实是“一农”
市场经济:让中国和中国人民富起来
品牌会上“品”品牌
记住“多哈”,感谢“多哈”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编 争鸣篇
三、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牛腿子"战略
我们平时总说,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实是很不准确的。我们湖南6700万人,才养7000万头猪,平均每人一头多,再加人均0.81亩地,能说我们是农业大省?它的“牛腿子”不粗嘛,它立足的基础不稳嘛!说湖南是“农业人口大省”,我看倒是比较确切。
湖南怎么样才能真正成为农业大省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那就要按党中央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搞“农业产业化”。什么叫“产业化”?产业化在英文里就是Industrialization,即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最本质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化,城市化滞后,城市不能大量吸收农民,能增加农民的经营规模吗?所以,我说减少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前提。不然,不怕你的产业化谈得多么眉飞色舞,最后还是只能在“小农经济”上打圈圈。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不仅是工业、农业比例变化问题,更是工业改造农业、城市改造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要统筹考虑。新农村,“新”在哪里?从本质上讲,“新”在“通过‘城市化’带动来减少农民”!不然,怎么能形成“产业化”?怎么能把“新型工业化”推向农村?我早就说过,除非地里种金子,否则,人均0.81亩地的湖南农民无论如何也是富裕不起来的。而且,即使地里种出了金子,金子太多,也会卖不脱,或者卖不出好价钱的。近年来,我们省那么多丰收了的农民,不是经常在为丰收而犯难吗?为什么?讲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的农民太多。因为农民太多,所以,市民就太少,就缺少足够的、可以拉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今年为什么猪肉涨价?我在接受《湘声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就是因为养猪没有产业化,没有建立起能预测、分散风险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人们还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此话不错。但我们深层次想过没有?农村的“路”,如果不通往城市,不与城市进行交流,能把农民引向富裕吗?而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城市化,那我们又能有多少、多大的城市可以通往呢?如果我们的城市空间太小,辐射能力不大,能带动全省几千万农民增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