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完全备考方案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语文,
作者: 郑树红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18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9133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全面总结,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必备参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全面剖析与应对,高考现代文阅读各类文体高效训练。
作者简介
郑树红,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市西城区学科带头人。
普参与西城区、北京市、教育部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市、区获奖,先后在《中国基础教育》、《现代教育报》、《教育成功案例》等报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目录
第一部分 瞻前顾后,解读高考
第二部分 扣纲研题,各个击破
第一节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考点剖析
考查方向
方法指点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二节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考点剖析
考查方向
方法指点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三节 文中信息的分析筛选和整合
考点剖析
考查方向
方法指点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第四节 作品结构的分析,思想的把握
考点剖析
考查方向
方法指点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 高考取经,综合操练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瞻前顾后,解读高考
2007年高考结束了,大家对各地高考试题的评析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可谓褒贬不一,但就总体而言,各地试题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了自己的命题特色,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题目,是得到一致认同的。
在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中,各地命题都严
格依据了考试大纲,在形式上也基本延续了历届高考模式,变化甚微。不过,通过对全国18套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总体趋于稳定的基础上,也各自表现出一定的特色。
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全国除了广东、宁夏、天津、福建四地各选择三篇文章外,其他地区一律选择两篇文章,一篇科学类说明文,一篇文学作品。广东和宁夏在此基础上又都选择了一篇实用类文体,分别是访谈和传记,天津和福建则是选用了两篇科学类文章,一篇自然科学类,一篇社会科学类。进一步对各地所选文本仔细研读,发现各地选本不约而同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人文色彩更加浓厚。以科技文阅读来说,全国l8套试题中,只有两套试题只选择自然科学类文章。分别是四川卷和湖南卷,其余都选择了社科文。例如安徽卷选用的是文艺理论家、北大教授金开诚的文艺随笔《艺术与京剧的伴奏》,湖北卷选用的是《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江苏卷选用的是关于汉学研究的介绍,山东卷选用《“龙城”还是“卢城”》,是对唐诗中地名的考证,重庆卷选用的是节选自冯骥才《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的一段文字,介绍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等等。这些文本的共同特点就是介绍人文知识,多数文章语言精美,形象生动,接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不难理解,命题者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希望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同时增强考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真可谓用心良苦。
文学类作品也是如此,如浙江卷现代文阅读选用了蔡家园的《泰山之思》:
泰山之思蔡家园
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由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汉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绪,一直缠绕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