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第十三辑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陈明,朱汉民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7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9162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辑相关文章有近二十篇,涉及到论争回顾和论题清理,方法论思考和可行性探索,与这些相关的文明冲突及解决之道等问题。文明对话离不开诸如比较宗教学、比较哲学的理论研究,也离不开对文化特性的根本把握。作者多是在哲学界有一定影响与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庞朴、尤西林、孙圣河、罗伯特贝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与比较宗教研究福村讲座教授)等。 李泽厚先生的文章是关于中华文化源头符号的长文,他从“鱼”、“龙”、“汉字”三个代表性符号(符号系统)入手来考察中华文化的基因,表现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强烈关注,通过生产与生殖去创造存在的意义、获得生存的快乐,并达成沟通与交往;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如古典政治哲学视域中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天下观念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自由主义的道德处境,等等,都很值得向读者推荐。
目录
热点访谈
我读《论语》是自娱自乐——《新京报》李零访谈记者(张弘)
他是一条丧家狗:李零读孔子——《南方周末》李零访谈记者(石岩)
心平气和看孔子——试评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李俊)
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陈明)
他是要颠覆儒家文化的意义系统:陈明谈李零(《南都周刊》访谈(陈建利))
孔子的双重符号化——评《丧家狗》及其争论(陈壁生)
儒教及宗教对话
重建儒教:情怀、态度与可行性——庞朴先生访谈录
公民宗教论综述(陈勇)
作为国家宗教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关于“儒教”争鸣问题的可能解决之道(刘正平)
“絮矩之道”:超越“文明冲突”之路(孙圣河)
美国的公民宗教(罗伯特贝拉 陈勇译)
学术、思想与评论
论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李泽厚)
原始宗教的演进与儒学理念的形成(陈明)
殷神的谱系——殷商宗教中的神灵世界与信仰精神(赵法生)
宽猛相济之道——孔子政治图景中的法治与德治(任明)
从“礼”和“礼治”,看儒家秩序设计中的制度性资源——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视阈(田广清)
教化与权力,或者天下观念与民族国家(曾海军)
自由主义的道德处境(周枫)
古典新诠
情感与思维的位置:论古文献中的“肝情”(董慕达)
天下儒学
原始儒学团契传统与法住人文活动(尤西林)
当代儒学的扭向:从知识向生命回归——简介霍韬晦先生对当代儒学发展的贡献(袁尚华)
编后
书摘插图
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 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陈明
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学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等于《丧家狗:我读“论语”》。对于刚刚拜读的李零先生这部近著,我只能用这样一个等式来加以概括描述。
先说作家的文采。上海有个叫江晓原的教授写过一篇文章专门称赞李零先生文章写得好,结尾好像是说“为什么现在看《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李零先生已经不给它写稿了。”他们专业有交叉,互相读得比较多,但我并不认为这属于戏班子里的喝彩。《读书》读者减少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跟“读书体”你可以不喜欢但很难说不好一样,李零先生的文章你可以说怪怪的但不能不承认它别具一格。跟苏东坡不同,对于以《花间一壶酒》等博得天下文名的李零来说,应该还是十分受用的——甚至比夸他的简帛整理、巫术房中术研究更加受用!私下感觉,就学者和作家这两种身份,李零先生对后者似乎比对前者更在意一些——至于这究竟是时代之故还是天性使然就不敢妄加揣测了。这两种性向的冲突和平衡或平衡和冲突,或许是了解传统文化人心理的一个有趣视角。
再说训诂学家的眼界——这也许是重点。训诂就是识文断字。朴学强调“读书先识字”。惠栋说:“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我们做中国古代思想的,识字不多,知道必须站到训诂考据家的肩膀上把东西看清楚明白了,才有思考想象的材料和方向。像近些年蔚为大观的“郭店简”、“12博简”讨论,就主要是借助训诂考据工作者的文献整理才收获自己的成果的。我跟李零最近一次照面即是在上海听他讲《缁衣》、《诗论》等典籍。别的都忘了,但我在报告厅里的投入认真以及心底的钦敬和感激还十分清楚地记得。上海博物馆邀请李零先生主持整理工作,反映了学界对其专业素养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但是,即使按照过去的说法,传统学术也区分为考据、词章和义理三个层面。训诂属于考据,专于也限于识文断字,所谓饾饤既是自嘲也是写实。我这里所谓训诂家的眼界,其特征简单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如人不能还原成胳膊大腿或者猴子,一篇文章也不能还原成字、词、句,它还有脉络和意义。这应该也就是陈寅恪要争取“乾嘉诸老更上一层”的原因。虽然也有人立足字义阐释做出过成就,但那毕竟并不意味着考据之学即等于义理之学或可以代替义理之学。说过“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的张之洞同样说过“由经学入史学者,史学可信”,但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似乎是想沿袭当年古史辨学派的这一套路(参见该书“总结三”),相信可以用训诂的方法还原《论语》文本和孔子符号的。真相”,进而通过真与假、活与死的二元区分,用解构否定其义理内涵和文化价值,管窥蠡测,自然不免会有盲人摸象识小不识大之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