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管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面向21世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列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分類: 图书,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 杜栋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305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9080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概念和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角度构建和展开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内容。本书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新表现形式进行了重新讨论,对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创新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等话题也做了探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MBA、相关专业研究生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新编写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教科书。
本书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有关概念和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角度构建和展开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内容。具体地说,从技术、经济、行为三方面考察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形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说、经济说和行为说。本书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新表现形式进行了重新讨论,对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创新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等话题也做了探讨。全书共11章,每章配有导读和学习目的、小结和关键词汇、习题和案例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MBA、相关专业研究生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管理
第二节 信息
第三节 系统
第四节 管理信息
第五节 信息系统
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 MIS的定义和基本资源
第二节 MIS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MIS的三大支柱
第四节 MIS的结构和功能
第五节 MIS的类型与模式
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MIS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第二节 MIS研究的信息学方法
第三节 MIS研究的系统学方法
第四节 MIS研究的(管理学的)管理行为方法
第五节 MIS研究的(经济学的)技术经济方法
习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说
第一节 MIS与信息技术
第二节 MIS的核心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与www技术
第三节 MIS的核心信息技术——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经济说
第一节 MIS的投入预算
第二节 MIS的成本管理
第三节 MIS的效益分析
习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行为说
第一节 如何在组织中导入MIS
第二节 如何使组织运用好MIS
第三节 如何让人员接受MIS
第四节 如何使人员使用好MIS
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创新
第一节 MIS与组织结构调整
第二节 MIS与业务流程重组
第三节 MIS与管理模式变革
习题
案例分析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新表现形式
第一节 DSS
第二节 ERP
第三节 CRM
第四节 SCM
第五节 EC
第六节 CMS
习题
案例分析
第九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一节 MIS开发概述
第二节 MIS的开发人员
第三节 MIs的开发方式
第四节 MIS的开发策略
第五节 MIS的开发方法
第六节 MIS的开发工具
习题
案例分析
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一节 MIS战略规划
第二节 MIS开发的项目管理
第三节 MIS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第四节 MIS的全面管理
习题
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MIS综合评价概述
第二节 MIS综合评价的指标
第三节 MIS综合评价的方法
习题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信息似乎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流行词,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信息的海洋里工作和生活,然而,对信息的理解和使用上却存在着不少“混乱”。这说明,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这一基本问题——、什么是信息?
事实上,人们对信息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关于信息的定义已不下百种,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信息的某些特征,但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可以说,在信息及其相关领域,信息的定义仍是一个研究热点。而且,随着信息的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作用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信息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信息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
信息作为科学概念被确定下来,是专门研究信息的科学——信息论的创始人C.E.申农的贡献。申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定性的东西”。信息是通信的内容。通信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消除接受端(信宿)对于发出端(信源)可能会发出哪些消息的不确定性。
科学的信息概念起源于通讯技术的需要,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门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并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有效的概念。原来适用于通讯领域的定义,自然不能适用于其他各个领域。
从哲学的高度看,信息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它并非指事物本身,而是指用来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有信息。信息概念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标志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状态。物质的运动过程与信息的运动过程是同步的,人们通过信息的运动可以了解物质的运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待信息比从哲学的高度看待信息更具体化。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在这里,维纳把人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没有信息,没有这种中介,人就会同外部世界隔绝,就无法认识世界,更谈不上去改造世界。
根据近年来人们对信息的研究成果,科学的信息的概念应该概括如下: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