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传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张灿辉 著
出 版 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5-1字数: 233000版次: 1页数: 285印刷时间: 1997/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31520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今文经学入湘、船山学术流衍,高使湖湘文化光耀中华,完成了学术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近代湖南人才迭起,实在是嘉道以来湘学兴盛的结果。同时还要看到,湖湘学术不仅以经世务实为特征,而且也特别重视心性之说。自胡宏的性本体,张拭天、性、心同体异取,上接二程之理,下启陆、王之心,直至曾国藩、刘蓉、郭嵩焘倡汉宋兼容之理学于洞庭之滨,湘水之侧,亦视心性为根本。可见,湘学实为传统学术之集萃。以毛泽东为首的民族民主革命斗士和共和国的缔造者,正是在三湘四水之间接受了兼容心性、经济之学的洗礼,走向中国的历史大舞台,并以此孕育的人文精神,扭转乾坤的。他们是湖湘学术造就的第三个人才群体,也是湖湘文化登峰造极的鼎盛阶段。当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批著名的湘籍史学家,他们对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对历史进步的召唤,都表明在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中,湖湘文化曾经有过的辉煌。
目录
上篇
一、翦氏族源与翦伯赞求学生涯
二、毅然投身于革命洪流
三、加入社会史大论战
四、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翦伯赞
下篇
一、翦伯赞在史学理论方面的成就
二、挖掘戏曲小说材料
三、正确处理教与研的关系
四、致力于农民战争史研究
五、开拓民族史研究新领域
六、建立近、现代史构架
七、致力于历史教材建设
八、呕心沥血编《中国史纲要》
九、蒙冤赴九泉
附录一:《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
附录二:《内蒙访古》
附录三:翦伯赞先生学术著述目录
书摘插图
上篇
一、翦氏族源与翦伯赞求学生涯
1898年的中国像一头酣睡的雄狮,任凭外国列强在此张牙舞爪,蚕食鲸吞中国领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各阶层均发生了相应的反响:广大农民进行反教会斗争与反封建斗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部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通过上书请愿,公开提出变法纲领,要求全面改革;清廷内部出现了一批主张变法的官僚;一些京师和地方官僚,提出了开矿、开厂、办银行、邮政等举措,要求挽回利权。如顺天尹燏禁、陕甘总督陶模,大声呼吁“破除成例,改弦更张,咸与维新。”他们认为改革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将要求变革与挽救国家危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涤除旧弊、维新气象为内容的戊戌变法的帷幕已渐渐扯开。中华大地为此沸腾。而此际的湖南桃源,和其他地方一样,并没有传说中的人人安然适意的乐土,有的只是贫穷和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