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文学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刘凤泉著
出 版 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326000版次: 1页数: 402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33199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早期文学。所谓早期文学,是指文学观念自觉之前的文学,它包括源文学和杂文学两种文学形态。本书重点研究了杂文学形态下的议论文学、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此外也研究了早期文学思想和文化观念。本书通过对中国早期文学的具体个案的研究,力图揭示中国早期文学的特殊性质和演进轨迹,这对于深化对中国早期文学的认识和建构科学的中国文学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刘凤泉,1956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80年包头师范专科学校(现名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大专毕业,198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现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独立或合作编撰有《译注》、《译注》、《译注》、《孟子选译》、(《韩非子选译》、《中国历代名臣上皇帝书鉴赏》、《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辞鉴赏》、《中国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中国古代蒙学四书》等书,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目录
导论早期文学研究的科学观念
第一章早期议论文学
一《易经》卦爻辞中格言和谚语的文学价值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审美构成
三韩非政论的文学特征
四韩非政论的文学风格
五韩非政论的文学价值
附一 曾皙“志向”辨
附二笔落千秋著文章
第二章早期叙事文学
一先秦两汉“小说”概念辨证
二神话传说中的小说因素
三战国游说故事中的小说因素
四《左传》的叙事文学价值
五“纪传体”和传记文学
第三章早期抒情文学
一“二雅”政治抒情诗
二楚辞演进之轨迹
三《采薇》末章的审美因素
四古籍阅读之“易字”
五释“载”
六“于耜”、“举趾”辨义
附一此情无计可消除
附二折花相思意婉情浓
附三 古典豪放词的现代终结
附四一株雄健瑰丽的奇葩
第四章早期文学思想
一儒家的诗教论
二道家的“意象”论
三战国纵横家的文学思想
四司马迁文学思想之主体性
附一文学发展的矛盾运动
附二社会过程中的文学发展
附三王晓堂与《历下偶谈》
第五章早期文化观念
一原始意识形态及神话的积极意义
二“贵和”思想之文化渊源
三孟子思想及其影响
四孟子、苟子人论之比较
五“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
附一道学源流与《近思录》
附二传统蒙学的精品
后记
书摘插图
一、确立审美文学观念
文学研究以文学为研究对象,这是文学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基本特征。早期文学研究以早期文学为研究对象,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正确认识。所以,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这是早期文学研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然而,由于对象自身的复杂和传统观念的沿袭,早期文学研究中存在着审美文学观念淡薄的现象。
就对象而言,早期文学处在文学观念尚未成熟的阶段,其中文学与非文学杂糅共处,难解难分,充满着非文学向文学的演进,不自觉向自觉的提升,实用向审美的转化的各种复杂状态。在这样复杂的对象面前,文学观念的确立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就传统而言,人们沿袭了以经学、目录学、史学的视角看待先秦典籍的传统做法,以文学的眼光研究早期文学的规范还没有很好形成。所以,赵逵夫先生指出:研究先秦文学要用文学的眼光,需要突破三种思想的束缚:一是突破经学思想的束缚,二是要突破史学的束缚,三是要破除成见的束缚。
譬如:“诸子散文”的研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首先,人们往往忽略研究对象的文学性质。
“诸子散文”不是单纯的文学概念。散文有广、狭二义,就广义来说,散文与韵文相对,凡不韵者皆为散文。至于“诸子”之称,也不是从文学角度立名。称“诸子”始于汉代,用来指称先秦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