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人总裁任正非

军人总裁任正非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管理,创业企业与企业家,企业家,

作者: 张力升 著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269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1686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读毛选,办华为。用兵法,带队伍。中国大师级企业战略家和思想家,读懂他,就读懂了中国企业的未来。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最大、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据《美国商业年鉴》的资料显示,二战以来,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裁有5000多名。

营业额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多人。(著名的有:)

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深圳华为总裁任正非;

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

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

中国国航董事长李家祥;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

慧聪国际董事长郭凡生;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杉杉控股董事长郑永刚

——《新财经》2007年8月刊

身为军人企业家,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的事实,重新定义了“中同制造”,说明中国人一样能发展起自己的同际级高科技企业。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任正非的人生、事业经历为主线,重点讲述了军旅生涯对他做企业的影响、以及他的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的刚柔相济,他的独特个性、管理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一本具有励志色彩的企业家传记。

这个人。出身家境贫寒;当过兵,做出重大技术创新却因为出身不被奖励;人到中年不得不转业。四处碰壁后自己在两问简易房里开公司。到2007年,这家公司销售颧达到1100亿元,距离进入世界500强指丑可待。你用手机每发10条短信,就有6条是通过它的设备:全球几乎每3部GSM手机就有一部依靠它提供的服务。这家公司。就是华为;这个人,名叫任正非。

作者简介

张力升,资深财经记者,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大型企业及媒体工作多年,长期跟踪研究中国本土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重点关注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和精神世界。

目录

序 军人性格 成就大业

第一章 华为横空出世

掀起风暴的人

为什么是任正非

个性决定成败

产业强国,匹夫有责

第二章 人生多艰

风雨苍生

在“文革”漩涡中

学习,再学习

第三章 军旅烙印

技术天才和学习毛选标兵

科学的春天,个人的春天

当兵的人

第四章 人生转折

择业的迷芒

与江湖的亲密接触

结束代理,开始转型

第五章 中年创业

荆棘之路

做出产品,否则跳楼

巨大中华时代

梦想开始的地方

第六章 土狼震撼江湖

莽撞的幼狼

霸业起点:农村包围城市

豁出一切订单

用户服务

建立利益聪明

不敢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第七章 如履薄冰

如鱼饮水,冷暖自如

付出健康以及一切

学毛选,办华为

《华为基本法》

第八章 做有高度的事业

技术立身

从技术至上到工程商人

在摸索中前行

加班文化

第九章 任氏管理

永远自我否定

拥戴与崇拜之间

军事化与人性化

制度建设:请洋和尚念经

提拔谁?

左膀右臂们

第十章 财散人聚

物质激励,精神也激励

拿钱拿到手软

万人大招聘

繁华后的隐忧

第十一章 生于忧患

寒风骤起

人心浮动之秋

绝地反击

第十二章 走出阴影

春去春又回

决不手软:打击港湾办公室

一笑泯恩仇

黎明的曙光

第十三章 由狼到狮

狼的背影

彷徨的新人们

养成狮子心态

第十四章 国际化:驶进蓝色海洋

出征:剑指海外

艰辛的开始

风起俄罗斯

征服洋客户的必杀技

海外拓荒者们

从屡战屡败到败中有胜

第十五章 神话诞生

征服大T

构筑统一战线

硕果还能摘多久

何时登顶

明天做什么

第十六章 国事家事

借势

母亲的担忧

第十七章 未来:变革永恒

华为上市?

谁来接班:后任正非时代来临

一辞天下惊

华为的意义

远去的传奇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华为横空出世

没有一家企业像华为一样使欧美巨头感到害怕,没有一位企业家像任正非一样影响全球行业格局,赢得国内外业界的一致瞩目。

历史和现实的经历造就了任正非,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是责任感,奋斗,牺牲,坚持不懈。读懂了这个人,就理解了二十世纪的中国。

掀起风暴的人

2003年1月,中国南方城市深圳,冬日的寒风里这座都市一如既往的喧嚣背后涌动着不安的暗流,人们悄声相传着关于一种不知名致命流感的存在,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少出门多喝醋烧高香等等。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美国南部,一家名为思科(CISCO)的美国公司在得克萨斯州法院对一家名为华为的中国公司正式提出侵权诉讼,指控其非法抄袭其专利数据通信产品的设计,其使用的软件源代码、操作界面及帮助文件等存在争议。

这个消息使了解IT界的人感到精神一振,是那种有好戏看的亢奋和好奇心态。思科是谁?继微软和英特尔之后新一代硅谷神话的代表,全球网络设备制造行业的霸主,一贯饱受全球传媒和资本市场的顶礼膜拜,多次当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以并购同行业企业、和人打知识产权官司见长,传说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多少钱买你?”或是“我们要告你”。可是指名道姓地告中国公司还是头一次。这个官司真够吸引眼球的,是谁有幸成为被告?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它的创始人和带头人是作风刚正、为人低调的任正非,他带领公司从2万元人民币起家,10年时间资产扩充1000倍,又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尽管在规模和知名度上还远逊于思科,但华为的技术积累与产品水平已经向国际一流看齐。凭借着设备先进的工厂,上万名优秀的工程师,铺向全球的市场网络,还有以任正非为代表的管理层的运筹帷幄,整个公司已蓄势待发,即将开足马力碾过全球市场。纵观全中国,很难找到这么一家从技术到产品、到管理都如此高水平、令欧美企业忌惮的企业。如果华为不是中国最好的企业,至少也是之一。

任正非是一位深具远见的战略家,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争取一点市场份额,甚至是更大的王者之志。当华为在国内市场上还立足未稳时,任正非就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并开始探路。任正非的思路是:在电信业可能到来的萧条面前开始大调整,以运动战度过寒冬,从国内打到国外求生存求发展。

事实证明了这样的眼光超前,富有远见。从1996年第一次海外项目开始,华为一路跌跌撞撞而坚持不懈,在欧洲拿下设备合同,在中亚和俄罗斯市场攻无不克,在南美和非洲披坚执锐,一个接一个地攻占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惊呼,华为正在改写全球电信业的生存规则。而现在,轮到美国了。

思科有理由感到紧张。2002年,思科CEO钱伯斯声称,华为是思科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代重点竞争对手,感到威胁的思科成立了“打击华为”团队。关注此案的舆论普遍认为,这场官司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权益之争,而是反映出一个事实:华为在海外的扩张步伐让思科这样的大佬也感到了恐惧,诉讼是思科阻击行动的一部分。思科依赖其高达70%的产品毛利率本可以衣食无忧,悠然自得地维持其雄霸天下的硅谷领袖地位,然而任正非的华为却杀入思科的后院来虎口夺食,其相当于思科一半的产品价格具有极为可怕的杀伤力,有可能市场将会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

有心人不免暗为华为和任正非捏一把汗,这架有的一打。美国各界一边倒地认为华为有问题,而华为一贯的低调也让中国媒体对华为抱有怀疑态度,中外舆论罕见地达成了一致。而对芸芸众生而言并不留意这条无关紧要的产业新闻,还是关注身边的致命流感(后来正式命名为非典)要紧。当然,他们用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手机、电话、互联网都离不开思科与华为的技术和产品。

这位“中国任”并不好惹。他一边在美国聘用当地最好的律师参与应诉,一边与思科在美国的死对头3COM公司结盟共同对敌,3COM的CEO作为业界权威出庭作证,对思科进行了有力反击。与有些中国公司在海外遭遇类似境遇时的不战而逃相比,任正非的强势风格使对手暗自头疼。历经波折之后,2004年7月法庭最终中止诉讼,思科与华为达成和解协议,事件暂且告一段落。

案件事实上阻碍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前进步伐,华为把自己的涉嫌产品撤出了美国市场。但是因祸得福,华为全面启动了与国际同行的战略合作,不仅最大限度地化解了来自美国本土的敌意和政治阻力,而且间接进入了美国市场,收到了不错的回报。

也许这场官司会成为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强弱走向的拐点。百余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巨头们已经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国企业,视之为组装件和仿冒品的来源,或是加以利用打开中国市场的拐杖。但是,由于这家中国企业和这个人,形势发生改变了。任正非,称之为在欧美主流市场掀起风暴的人并不过分。

官司虽然暂时迟滞了华为美国拓展的脚步,却并没有妨碍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扩张,而任正非也因此引起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兴趣。2005年《时代》周刊评选出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任正非成为“商界巨子”组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与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等全球IT名人比肩。《时代》认为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正带领华为成为像思科和爱立信一样的全球化大公司。

美国人的评价并不过分。2006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其中65%收入来自国际市场,进入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前十名。2007年华为更呈势不可挡,销售额突破千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在网络接入、数据通信等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列入三甲,华为已日益成为国际明星企业。华为董事长孙亚芳说:“我们不愿做世界老大,但是,我们已经走在成为世界老大的路上”。

渐渐地,一贯与外界媒体保持距离的任正非成为了公众舆论关注的对象,人们开始议论他怎么把企业做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人与企业是谁成就了谁。与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们比,他足够低调,又足够把很多人比下去。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为什么是任正非

普通人不了解任正非情有可原,因为华为的产品是电信设备,主要面对运营商而不是终端消费者。但如果没有他,消费者就不可能享受到今天这样的电信服务。想想我们上一代人享受的通信服务吧,今天的人们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摇把子电话、扯着嗓子叫喊的通话方式,习惯于手机直拨全球、上网连通世界,而华为和任正非,用其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出的电信设备和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信息时代的来临不是无根无据的,需要任正非式的企业家来为我们接通连接科学家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米铁轨。

多位业内人士对这个人的一致评价是:他脾气急躁,行事果断,不是容易对付的对手和老板。但为人真诚,重视情感,强调社会责任,主张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绝非庸碌之辈。而且他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市场战略的把握,对智力价值的承认都堪称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总之,有这样的禀赋,才可能掀起那样的风暴。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抓住大势,即符合天时。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带给人们的除了精神震撼之外,就是孕育其中的商机了,我们唯有去适应时代而不是抱残守缺。E时代到来了,如果你还抱着手工时代和机械时代的思维不放,那么一定会失败。洛克菲勒看到了石油时代的巨大商机,义无返顾地投入其中,成就了石油大王的宏业。美国王安电脑忽视IT界重视兼容和小型化的趋势,结果被市场所淘汰。

有学者说,人类这一百多年中所创造的财富远大于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所创造财富总和的根本原因,是和电报、电话、电脑网络等电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我们难以设想会出现沃尔玛这样在世界各地有六千家超市、上百万名员工的产业帝国,和麦当劳这样拥有上万家连锁店的快餐企业。如果没有通信技术所提供的全球范围内信息近乎随心所欲的传递流通,怎么可能实现?

任正非自称华为是误打误撞进入了通信设备制造领域,实际上能吸引眼光长远的任正非投身其中的必非凡物。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开始追逐继彩电冰箱后的新宠:语音清晰、不掉线、随时接转的程控电话。在广东很多人争相从香港合法或非法地弄来程控电话设备转手出售,利润率800%甚至更多。十亿人的国家里平均几百人才有一部电话,如果每百人一部或每十人一部呢,这是什么概念?

任正非选择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幸运的。因为华为的快速成长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关,它恰好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高潮,通讯设施的大量更新为公司带来了巨大订单。虽然也久经磨难,但是发展的市场为华为提供了重新再来的机会,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换一条。1992年,中国电信革命开始发源,到

2000年基本建完成国内数字电信网络。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市场,而且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迈入E时代。中国用十年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40~50年的历程,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成功的另一要素是善于激励,能够带动身边的人和你一起努力。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同事、下属能和自己一起共同奋斗,一起呕心沥血,如同士兵一样勇敢前进。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过:“企业需要能为企业卖命的管理人员,但是,人家为什么要把命卖给联想?”使别人为你卖命的动力在哪里呢?在于良好的激励制度,使努力付出的人获得适当的回报。通俗地说,你不能奢求马儿不吃草。

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三年内战里,由弱变强,最终把对方赶到台湾,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土改运动。土改政策使千千万万无地的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些农民参军的动机就是要“保卫胜利果实”——保卫自己分到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激励普通农民去扛枪打仗最基本、最原始的理由。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很多企业管理者还习惯于“加班前空许诺,加班后讲奉献”,不愿或不善于激励员工。任正非认识到了这一点,秉承“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在华为建立了一套尊重智力资本的评价机制,给予员工以相应的激励和回报。华为尽力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开出的薪酬一度把全国名校的毕业生均收入囊中。即使是在2007年被人爆炒的华为集体辞职事件中,也有很多人认为任正非为了实现劳动关系调整,不惜拿出十几亿元人民币作为员工补偿,和那些黑心老板相比有天壤之别。

要成功,还必须有超强的意志、执行力与良好的战略战术。经历过时代风雨洗礼的企业家任正非被很多职业经理人交口称赞,被称为哲人、智者、思想家不是偶然的。面临欧美群雄与本土对手的双重夹击,任正非显然比他的很多对手更熟悉中国国情和人性,从创业到如今任式兵法不胜枚举:对抗强敌,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借船出海,与国际巨头合作开拓市场;客户至上,不惜一切力量争取订单,经典案例数不胜数。任正非自己不接受外界采访,不追求物质享受,日复一日带头拼命工作,丝毫不像一位亿万富翁的风格。

所有的努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客户利益至上,只要用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必然不会辜负你的付出。华为一贯的风格就是争取客户不遗余力,使很多对手不胜头疼。特别是在创业初期,有关华为员工冒名把对手客户接到自己企业里参观的传言更是时有耳闻。同样为了维护客户利益,2000年当华为生产的网络设备出现电源问题时,为了对客户负责,任正非拍板,华为回收、替换了20多万块主板,这些回首往事,任正非自己的总结是:我们通过集体降薪来支撑公司;我们通过忘我工作来弥补我们的过错;我们通过舍家奔赴海外开拓来为公司添过冬棉袄。公司上下同心同德卧薪尝胆,我们挺到了今天。

个性决定成败

很多人对任正非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任正非当年常常和员工一起加班,打地铺睡办公室,穿发皱的衬衣,常被人误认为是老工人。经常有新员工第一次看见任正非时感到失望,觉得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没有了。任正非在听员工的大合唱时会被感染得泪流满面,回忆起艰辛困苦的创业岁月时也会热泪盈眶。但是一旦涉及到工作,“任老板”雷厉风行和讲求细节的一面就暴露无遗了。任正非对普通员工很温和,对高层主管却很苛刻,很多高管都有过因工作失误被严辞斥责的境遇。

危机意识强,做事执着是任正非的最大特点之一。华为运气好的是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讯设施的更新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但要把潜在市场化为现实的订单却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在竞争空前激烈、变化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行业中没有喘气的机会,落后就意味着死亡。任正非自己承认当初选择通信产业是出于幼稚,只知道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没想到竞争对手如此强大,技术创新如此快速。跨国企业一般都有至少几十年的历史和技术积累,积累了几十年的资本、人脉和品牌,而华为从零起步,不得不在夹缝中寻求生存的机会,从偏远农村的低端市场做起,其艰难可想而知。

任正非曾说过:“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很多在华为工作过、尤其是经历过创业时代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辛苦,感叹任总对于工作的执着。华为的高级干部几乎都没有节假日,24小时开着手机准备随时随地处理问题。因为时差问题,华为的国际业务部门总是在夜里开会讨论问题。他说:我们只有比别人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都在忘我工作,否则根本无法赶上对手的步伐,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华为只有超常规发展才有可能不掉队,只有迅速成熟才可以不被淘汰。

因为危机意识强,所以任正非自己拼命,也容不得别人的懈怠和安于现状。一旦认为某个人、某个组织出现了一潭死水、不思进取的状况,他就力求打破,让死水流动起来。1996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华为市场部一些老员工已跟不上企业的高速发展,业绩增长不如人意,于是任正非要求包括主任在内的市场部全体1000多名员工集体辞职而后竞聘上岗,结果市场部30%的员工被撤换,26个办事处主任中的6个被更换,代之以一批新鲜血液。这是华为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制度改革,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促进了自身的加速发展。任正非的评价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

2007年,华为再次发生了涉及近万名员工的“集体辞职再上岗”运动,熟悉公司的人都习惯性地想到了十一年前的那次运动。随之而来的媒体密集报道使华为成为了一时焦点,人们在争论企业付出十几亿元补偿的代价搞员工重新上岗值不值,但是在任正非的心中,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和创造性显然比金钱付出更重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华为,高层管理者几上几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表现不好就有可能下台,之后还有重来的机会。这种磨练有助于使员工对自己所处的位置保持平常的心态,促使人快速成熟,但副作用就是让人备感煎熬,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手段。

因为执着,所以任正非认准了电信设备制造业这一条路坚持不懈,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业绩最佳,毫不分心。20世纪80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们在事业初期都毫无例外经历过“什么来钱做什么”的地步,柳传志的联想卖过溜冰鞋和游戏机,做过地产,王石的万科做矿泉水、做超市,而任正非却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华为每年将销售额的10%以上投入科研,将点滴利润积攒下来用于产品研发,形成局部突破和技术领先,由此扩大的利润再次被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如此周而复始。

知易行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整个中国南方都在躁动之中,华为面临着空前狂热的社会环境。在海南等地,上千亿的房地产资金迅速掀起了一场房地产狂潮,到处在开工,到处在转让项目,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的神话层出不穷,甚至国内各地的政府部门都筹集资金来参与这种财富游戏。在华为所在的深圳,股票神话导致超过100万人涌入这座城市购买新股,最终因发行抽签表时秩序混乱而发生冲突。

在风波的中心,任正非对这些暴富机会似乎一点兴趣也没有,扎扎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有人猜测也许是华为立足未稳,不愿冒险。等1998~2000年深圳的又一波房地产行情来临时,很多企业不惜摒弃主业全力投身其中,此时华为已初具规模,任正非手中拥有充足的现金却仍旧没有去分一杯羹,而是全力开发自己的房地产项目——坂田基地,为迅速成长的华为建设研发大楼、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仅培训中心硬件投入就超过10亿元。

任正非自己说过:“大家知道,深圳经历了两个泡沫经济时代,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股票。而华为公司在这两个领域中一点都没有卷进去,倒不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而是我们始终认认真真地搞技术。房地产和股票起来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不可能是这种泡沫的世界,所以我们不为所动。”

另一个经常性的诱惑是进入电信信息服务业,即做运营商。与做设备制造商的艰难相比,做运营商相对轻松,而且华为也不乏这样的机会,但《华为基本法》里却明确宣称:“为了使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这在讨论中争论很大,最后被肯定下来。

为什么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呢?任正非认为只有这样一种方式,才能完成无依赖的压力传递,使队伍永远处在激活状态。因为自产自销时内部就没有压力,对产品和服务的关注就会降低,这样企业将会必死无疑。不做运营商可以迫使自己必须把产品的性能做到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否则就很难销售出去。置于死地而后生,通过这种无形的压力传递使华为的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也许会把华为逼成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毫无疑问华为失去了一些绝好的赚钱机会,但是企业前进的脚步也因此而日渐扎实。等到众多陷入狂乱的同行企业清醒过来时,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已经远远上路了,留给曾经的同行者们坚实的背影。

产业强国,匹夫有责

中国打开国门之后,本土企业家们第一感觉就是规模、实力远胜自己的跨国企业压迫的可怕,如同只身面对巨人的唐吉坷德,人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绪被激发出来。1993年,面对西方IT巨头的逼迫,联想总裁柳传志亲自写下“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战表,全体企业领导一起去电子工业部提交,受到所有正副部长的同时接见,联想员工的士气也随之涨到最高点。此后长虹集团鲜明提出“产业报国”的口号也使人们欢欣鼓舞,热血沸腾。这种鼓动是商战的另一种形式,是中国企业绝地逢生、成就霸业的一大手段。

任正非没有在公开场合做过类似的表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仅仅满足于在洋对手们的夹缝里分一杯羹。早在创业初期他就自信地说:“10年后,世界电信业三分天下,华为是其中之一。”在公司内部,任正非严厉打压任何可能使人自满的苗头,不提何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话题,但凡事都力求卓越,向世界顶级企业看齐。他在对员工讲话时指出: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努力,决不退步低头。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为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

不能不佩服任正非的执着和至于死地而后生的胆识。对比一下诸多环境优越而不思进取的国内企业,他们都应向任正非和华为脱帽致敬。同样是面对国外巨头的压迫,中国三大汽车企业长期躺在国家保护和历史积累的怀抱里安逸生存,对外宣称研发一个新车型需要多少天文数字的钱和时间,为自己的不作为辩解,任凭国外巨头长驱直入席卷中国市场。日本汽车厂商曾当着二汽领导的面直言:中国合资伙伴的贡献近于零,而领导只能报以苦笑。直到奇瑞、吉利等不起眼的江湖英雄“不知天高地厚”地搅动这潭死水,人们才知道原来做汽车研发并不是天方夜谭,中国企业也可以做。

以前,很多国际巨头都会用“尊重”一词来评价他们的中国同行,表面的客气背后实际上是这个意思:我会认真地和你比赛,虽然你根本不可能赢。当广东的格兰仕集团依靠低价策略在微波炉市场上急剧扩张时,其国外对手便放话:我不和你争,否则我把你所有的产品都买下来扔进海里,你就没得玩了。

但是面对任正非的华为,巨头们的底气没这么硬。用流行的话说,面对强大的对手任正非“亮剑”了,而很多人却不敢。没有直面生死的勇气,就没有真正站起来的那一天。

近年来,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西方权威媒体先后突出报道了华为在国际市场的迅速崛起,认为华为已经加入到了世界级电信设备提供商的行列。思科、摩托罗拉、阿尔卡特等世界级企业的总裁们都已经成了任正非的老朋友,互相频繁走动,这种友谊的基石是令对手敬畏的实力,没有实力就不可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和友谊。很多因为进入知名外企而自得的中国员工开始认真地翻阅华为的招聘广告,琢磨着改换门庭的问题。

任正非是一个让很多中国人甚至企业家敬佩和崇拜的人。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让国人敬佩或崇拜并不是什么难事,“唯富论”让一切富人都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但是,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如同华为这样,将几万名高素质的员工集中起来踏踏实实地做事,不依赖垄断、不依赖炒作、不依赖政府经费而走到如今的境地,在这个时代只有任正非。

美国人崇拜企业家,有时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正是这种顶礼膜拜使洛克菲勒、摩根、福特、盖茨等企业家一直占据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成为年轻人所追寻的美国梦的化身,也以他们本人的行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人不乏创造财富的智慧和素质,但是社会却缺乏适合企业家生长的土壤,缺乏有利于企业家一展身手的主流文化。任正非在创建华为以来的二十年里,真正的白手起家、自力更生,面临着改革初期复杂莫测的市场环境,在混沌中把握方向、拓展生存空间,以政治家的谋略和教父般的号召力,带领华为数万员工走出了一条无法复制的成功之路。很多人一直慨叹创造性在中国极为罕见,那么任正非毫无疑问属于例外之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改革开放以来曾立下走向国际、长民族志气雄心的中国企业家数不胜数,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为什么唯有任正非真正在全球、在欧美主流市场独领风骚?他对中国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何时能得到客观的认识呢?

军人总裁任正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