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当代中国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陈来,甘阳 主编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505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802992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21世纪新的处境下,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等等大问题,中国学术界亟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予以深入全面地考察和思索。本书以儒学与中国社会变迁、当代公共论域中的孔子与历史文化传统、儒家与社会重建、大学教育中的孔子与儒家经典、儒家与公共伦理等七个主题,深入探讨了孔子与当代中国发展关系的问题。
内容简介
20世纪文化论争的焦点,始终围绕在孔子、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现代化之关系等问题上面。有关“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讨论,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文化讨论的中心,也是80年代“文化热”运动中知识分子热烈争论的主题。
在21世纪中国崛起复兴的今天,人们对中国现代化前景的那种焦虑,那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落后而产生的对传统的愤懑已经大大缓解,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颇有气候。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深刻把握现代性问题、透彻认识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在新的处境下,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等等大问题,中国学术界亟需以一种全新的眼光重新予以深入全面地考察和思索。
目录
总序
序 孔子与当代中国
第一场 主题报告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
儒家传统现代转化的资源
孔子与当代中国
问题与评论(一)
第二场 儒学与中国社会变迁
儒家思想与工具理性:中庸之道的
社会学分析
伟大的平衡者——孔子
中国的现代处境与古代资源
问题与评论(二)
第三场 当代公共论域中的孔子与历史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大众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论语》的去政治化:《于丹心得》简评
从张广天作品看当代戏剧中的孔子形象
问题与评论(三)
第四场 儒家与社会重建
纲常、礼仪、称谓与社会秩序——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
论家庭主义
问题与评论(四)
第五场 大学教育中孔子与儒家经典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现代大学中的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课的理论与实践
问题与评论(五)
第六场 “新国学”与“政治儒学”
“新国学”与“新儒家”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回应
近年来对“政治儒学”的批评
问题与评论(六)
第七场 儒家与公共伦理
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
理想的契合——仁者、智者与自由民主的人格基础
自律的挪用
问题与评论(七)
第八场 圆桌讨论
问题与评论(八)
编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场 主题报告
关于复兴儒学的思考 汤一介
一、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文化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国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人类社会的现实情况看,我估计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会有新的大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在长达一百多年中,我们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中,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二、由于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在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的大量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同”思想可说是为中华民族勾画出的最为重要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易经》中的“太和”思想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至”。《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的“中和”以及朱熹对“中和”的解释等等,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意义的资源。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都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等,形成了不同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精神财富。当今,世界各地的思想界出现对“新轴心时代”的呼唤,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古代思想智慧的温习与发掘,回顾我们文化发展的源头,以响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雅斯贝尔斯说:“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自此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日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力量。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例如,我们知道,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其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印度佛教文化的冲击后,充分吸收和消化了佛教文化,“出入佛老,而反求之六经”,再次回归先秦孔孟而把中国儒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当今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作为“轴心文明”的重要一支孔子的儒家文化,在长达百多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可以预见它将得以“苏醒”,得以“复兴”,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三、由于儒学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对它就有种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西学”进入后,对它的看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褒有贬,直到最近对儒学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的。有的学者提出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他们认为,“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以应对西方文明全方位的挑战。”因此,主张把儒教立为国教,在我国恢复所谓自古以来的“政教合一”。而对这样的观点有来自两个方面的批评:一方面是来自“自由主义派”,他们认为“儒教救国论”是对当代民主政治的反动,是对“平等”观念的践踏。把“儒教”立为“国教”,将会使“儒教意识形态化,为专制主义服务”。另一方面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他们认为:“儒教救世的想象实质是道德作用的自我夸大”,也是“以天道性命的形而上学来追求王道政治,这样只能重踏封建专制的陷阱”,“真正的救世主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还有一批学者,他们从维护和发扬儒家思想出发,对儒学作充分的肯定,以实现儒学的现代化,例如现代新儒家认为“内圣之学”可以开出适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外王之道”,儒家的“心性之学”可以发展出认识论的系统。有学者还提出“文化中国”的观点。这些看法,也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孔子的儒家学说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五四”运动时期已被否定,今天再把它推崇到至高地位,无疑是历史倒退。有位北京大学的学者认为,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要在北京大学建立“孔子学院”或儒学院,有悖于“五四精神”。如此等等。对“儒学”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上述种种看法,并且可以公开讨论,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因为学术文化问题只能自由讨论,在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中不断理性地在对话中前进。
四、由于儒学是历史的产物,又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对它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应说是很自然的。在今天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或可能怎样看儒学,我认为也许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儒学,一是政统的儒学;二是道统的儒学;三是学统的儒学。(一),政统的儒学:儒学曾长期与中国历代政治结合,它的“三纲六纪”无疑对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化,因而对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稳定的作用。但是,把道德教化的作用夸大,使中国重“人治”而轻“法治”,而且很容易使政治道德化,而美化政治统治;又使道德政治化,使道德成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总的说来,政治的儒学在历史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二),道统的儒学:任何一个成系统、有历史传承的学术派别,必有其传统,西方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从中国历史上看有儒、道、释三家,都有其传统。儒家以传承夏、商、周三代文化为己任,并且对其他学术有着较多的包容性,他们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但既成学派难免也会有排他性。因此,对“道统”的过分强调就可能形成对其他学术文化的排斥,而形成对异端思想的压制,而在历史上某些异端思想的出现,恰恰是对主流思想的冲击,甚至颠覆,这将为新的思想发展开辟道路。(三),“学统的儒学”是指其学术思想的传统,包括它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等等,儒学在这些方面可提供有意义的资源较为丰厚,应为我们特别重视。基于此,当前甚至以后,对儒学不应政治意识形态化,学术最好归学术。而且儒学应更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在与各种文化的广泛对话中更新自己。
五、既然我们对儒学要特别重视的是其“学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学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当然,对其他学术文化的传统也应如此看),我有以下四点看法:(一),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植根于自身文化的土壤之中,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保护和发扬,它才能适应自身社会合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它才有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一个没有能力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的民族,也就没有能力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以丰富和发展其自身文化,它将会被消灭,或被同化。(二),任何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与对话中才能得到适时的发展和更新。罗素说得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有着吸收和融化外来印度佛教文化的宝贵经验,应该受到重视。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应更加善于吸收和融化西方文化和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使中华文化更具有世界意义。(三),社会在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在不断更新,但古代思想家提出和思考的文化(哲学)问题,他们的思想的智慧之光,并不因此就会过时,有些他们思考的问题和路子以及理念可能是万古常新的。(四),任何历史上的思想体系,甚至现实存在的思想体系,没有完全正确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的学说,它必然有其局限性,其体系往往包含着某些内在矛盾,即使其中具有普遍意义(价值)的精粹部分也往往要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草稿片断中说:“在黑格尔以后,体系说不可能再有了。十分明显,世界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即有联系的整体。但是对这个系统的认识是以对整个自然界和历史的认识为前提,而这一点是人们永远达不到的。因而谁要想建立体系,谁就得用自己的虚构来填补无数空白,即是说,进行不合理的幻想,而成为观念论者。”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成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我认为这两段话对我们研究思想文化都很有意义。因为任何思想文化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不可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今天和明天的全部问题,就儒学来说也是一样的。正因为儒学是在历史中的一种学说,才有历代各种不同的诠释和批评,而今后仍然会不断出现新的诠释,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批评,还会有儒家学者对其自身存在的内在矛盾的揭示。在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不断反思儒学存在的问题(内在矛盾),不断给儒学新的诠释,不断发掘儒学的真精神中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有的理论价值,遵循我们老祖宗的古训“日日新,又日新”,自觉地适时发展和更新其自身,才是儒学得以复兴的生命线。
六、复兴儒学要有“问题意识”。当前我国社会遇到了什么问题,全世界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复兴儒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对“问题”有自觉性的思考,对“问题”有提出解决的思路,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才能是有真价值的理论。当前,我国以及全世界究竟遇到些什么重大问题?近两百年来,由于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残酷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和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格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无疑是人类要面对的最大课题。其中“人”的问题是关键。
七、儒学可有的贡献。(一),儒家的“天人合一”(合天人)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是说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周易》是中国思想最古老的书,它是中国哲学的源头。《郭店楚简语丛一》:“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周易》是一部会通天道、人道所以然的道理的书。故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人初产生时,虽然得之于天,但是一旦有人,“天”的道理就要由“人”来彰显,即“人”对“天”就有了责任。如果“人”能对“天”有所敬畏尽其保护之责,则“人”与“天”自然和谐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和“畏天”(对“自然”应有所敬畏,要把保护自然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建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自然)的恩惠。所以“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担当起合理利用自然,又负责任地保护自然的使命。(二),“人我合一”(同人我)的观念将会为解决“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人我合一”是说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关系。为什么“自我”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关系?《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人世间的道理(人道)是由感情开始的,这正是孔子“仁学”的出发点。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品质由何而来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孔子的儒家认为“仁爱”不能停留在只是爱自己的亲人,而应该由“亲亲”扩大到“仁民”。所以《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继之爱人,仁也。”如果把爱自己的亲人扩大到爱他人,那么社会不就可以和谐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爱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爱”扩大到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爱,那么世界不就可以和平了吗?把“亲亲”扩大到“仁民”,就是要行“仁政”。在《论语》中虽然没有出现“仁政”两字,但其中确实处处体现着“仁政”思想,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举贤才”,“泛爱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等等都是讲的“仁政”。孔子的继承者孟子讲“仁政”,意义也很广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是说,对老百姓的道理,要使老百姓都有一定的固定产业,他们才能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固定产业,怎么能让他有相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呢?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自己可以耕种的土地。我想,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首要之事就是要使我们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产业。就全人类说,就是要使各国、各民族都能自主地拥有其应有的资源和财富,强国不能掠夺别国的资源和财富以推行强权政治。所以“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协调和相互爱护的“人我合一”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应是有意义的。(三),“身心合一”(一内外)将会为调节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身心合一”是说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即不离的和谐关系。儒家认为达到“身心合一”要靠“修身”。《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说:“闻道反己,修身者也。”意思是说,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应该反求诸己,这就是“修身”。所以《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中庸》里面也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社会靠人来治理,让什么人来治理要看他自身的道德修养,修养是以符合不符合“道”为标准,做到使社会和谐就要有“仁爱”之心。这里,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与“仁”联系起来,正说明儒家思想的一贯性。如果一个社会有了良好的制度,再加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来管理这个社会,社会上的人都能“以修身为本”,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世界就可以成为“和谐世界”。在儒家看,解决上述的种种矛盾
其中“人”是关键。因为,“人是天地的核心”,只有人才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儒学可以为其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善于利用儒学资源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不是可以说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全盘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它只能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价值的理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的理念),启发我们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在重新诠释这些思想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基础上,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做出它可能做出的贡献。司马迁说的:“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者,未必尽同”是很有道理的名言。我们生活在今天,要了解自古以来治乱兴衰的道理,把它作一面镜子,但是古今不一定都相同呀!因此,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对自古以来的有价值的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创造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理论。
儒家传统现代转化的资源杜维明
我想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角度来讨论“孔子与当代中国”这个非常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此要突出问题意识,为说明此项议题,我首先要强调的是:全球化导致了文化多样性,因此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同时并进。
正因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可能造成全球趋同的倾向,所以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变得特别突出。彼得.见格尔(Peter Berger)在其著作《各种各样的全球化》中指出,文化多样性问题特别体现在两个范围,一个是宗教,还有一个是认同政治。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也突出了这两大课题。
宗教涉及到意义世界,也就是人的终极关怀;认同牵涉到人的根源性。因此,现代我们碰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孔子与当代中国”,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问题,是意义世界怎样开展?主体性怎样建立?能不能够建立一个开放、多元、而且反思能力极强的主体性的问题。对此学术界讨论的非常多。所以涉及认同的问题不仅是主体性问题,也是深刻的意义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说即为新兴儒学,它牵涉到道、学、政三个侧面。道,就是讲基本价值问题;学,指学术传统;政,即政治儒学以及经世致用等各种方面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