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熊显文)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作者: 熊显文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62000版次: 1页数: 274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323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数控技术应用的角度,介绍了金属切削基础、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基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编程、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电火花和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等内容。本书进行了精心编排,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普通大专、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的选用教材,还可供相近专业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数控加工技术基础
第一节数控机床简介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三、数控机床的分类
四、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
第二节数控机床的指标和功能
一、数控机床的指标
二、数控机床的功能
第三节数控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一、数控加工原理
二、数控加工的特点
三、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
第四节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基础
一、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与方法
二、程序编制的代码标准
三、Nc程序的结构及格式
四、NC程序的常用功能字
第五节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习题一
第二章金属切削知识
第一节金属切削概述
一、金属切削运动
二、加工过程形成的工件表面
第二节金属切削要素
一、切削用量要素
二、切削层参数
第三节金属切削刀具几何参数
一、切削部分的组成
二、刀具角度标注平面参考系
三、刀具的主要标注角度
四、典型车刀的刀具角度标注
五、刀具的工作角度
六、刀具角度的选择
七、其他几何参数的选择
第四节金属切削过程及规律
一、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区,
二、切屑的形成和种类
三、积屑瘤
四、切削力
五、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第五节刀具材料
一、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
二、常用的刀具材料
三、数控刀具的特点
第六节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
一、刀具磨损形态
二、刀具磨损的原因
三、刀具磨损过程
四、刀具磨钝标准
五、刀具耐用度
第七节切削用量与切削液的合理选择
一、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二、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三、冷却液的选择
习题二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三、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四、机械工艺规程制订的步骤及方法
第二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毛坯的选择
三、工艺路线设计
四、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
五、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六、时间定额的确定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
八、填写工艺文件
第三节加工余量的确定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三、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一、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二、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第五节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
……
第四章机床夹具设计基础
第五章数控车削工艺及编程
第六章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及编程
第七章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
第八章数控电火花加工工艺
第九章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
第一节数控机床简介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1.数控机床的产生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机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
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实现机械加工自动化的手段有: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和专用自动生产线。这些设备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机械加工自动化的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初始投资大、准备周期长和柔性差等固有缺点。因此,上述方法仅适用于批量较大的零件生产。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批量大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小批量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约占总加工量的80%以上,在航空、航天、重型机床以及国防部门尤其如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精度高、柔性好的加工设备来满足这种需求,这是机床数控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则为数控机床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使机床数控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可能。数控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为小批量、精密复杂的零件生产提供了极其有效的自动化加工手段。它的产生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推动了加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机械制造业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