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程(含盘)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顾小清主编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2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17581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整合的教学设计来讲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方法、原则。在本书的每一章节,分别设计了释义、示范,探究、实践和反思等专题,以释义和示范来阐释相关的理论以及此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以探究和实践来实现“做中学”,其中的探究环节,可以帮助学习者从探究开始模拟地“做”。为了支持学习过程中的示范、探究及实践等环节,本教材除了文字内容以外,还专为教学的开展提供配套的光盘资源和学习支持网站。
本书可作为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教材、其他师范专业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和进修用。
作者简介
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基地项目骨干成员。近年来,作为核心成员,承担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教材编写、骨干教师培训及远程培训课程建设任务,参与微软一教育部携手助学项目并承担“同伴助教”项目。已主编教育技术方面的专著及教材近十部。
目录
第一章 认识教育技术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教育技术
第二节 示范:技术如何运用于教学
第三节 探究:完成哪些教育技术学习任务
第四节 实践:收集可用于教学的技术资源并进行分类
第五节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二章 认识整合技术的多样模式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二节 示范:信息技术如何整合于课程
第三节 探究:影响至深的整合教学经历
第四节 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多样模式
第五节 练习与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三章 分析有效整合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有效教学
第二节 示范:什么是有效的技术整合
第三节 探究与实践:什么样的技术整合是有效的
第四节 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四章 认识综合的主题学习单元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主题学习单元
第二节 示范:如何设计主题学习单元
第三节 探究:主题学习单元如何整合技术
第四节 实践:策划整合技术的主题学习单元
第五节 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五章 理解问题化学习策略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问题化学习
第二节 示范:设计问题化学习活动
第三节 探究:信息技术如何支持问题化学习
第四节 实践:设计问题化学习活动
第五节 练习与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六章 设计探究取向的学习活动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第二节 示范: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节 探究:信息技术如何支持探究学习
第四节 实践:设计探究性学习过程
第五节 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七章 设计合作学习策略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合作学习
第二节 示范: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
第三节 探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合作
第四节 实践:设计技术支持的合作学习活动
第五节 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八章 设计学习资源环境
第一节 释义:学习资源环境包括哪些类型
第二节 示范:在学习资源环境中需要哪些资源
第三节 探究:如何整合资源以支持学习
第四节 实践:设计主题单元资源环境
第五节 练习与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第九章 应用多样化评价原则、
第一节 释义:什么是多样性的评价
第二节 示范: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第三节 探究:如何评价整合技术的多样学习活动
第四节 实践:为学习活动设计针对性评价
第五节 学习反思:填写学习日志
附录Ⅰ 合作量规
附录Ⅱ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附录Ⅲ 术语与定义
附录Ⅳ 教学案例
书摘插图
第二章 认识整合技术的多样模式
第二节 示范:信息技术如何整合于课程
一、创造互动的课堂
【实例研读】 互动课堂中的数学探究
上海市子长小学赵霞
在配有交互白板的多媒体互动课堂中,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在上数学课“分数化为小数”。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数轴上的点有哪几种表达方式?”随后利用交互白板的“标尺”及“放大镜”功能,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点能用小数和分数两种方式表达,而有些点只能用分数表达。因为他们发现,无论多么无限接近,还是不能用小数来表达点的准确位置。由此教师引出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点都能用小数表示?分数化为小数的结果有哪几种?分数化为小数出现的结果与分数的什么有关系?
教师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猜测,再组织讨论,进行验证。在具体验证过程中,教师在交互白板上打开电子表格,向学生介绍这是一个计算器,并演示如何操作这个计算器。接下来学生分组实验,到白板前面自己动手操作计算器,并观察当分子、分母发生变化时,结果有什么变化。学生进行了以下的试验:
(1)当分母不变(取数11),改变分子并计算结果,观察变化;
(2)当分子不变(取1),改变分母并计算结果,观察变化;
(3)分子不变(取1),改变分母进行计算,观察分母有哪些素因数时结果为有限小数。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在交互白板上进行验证和观察。学生观察结果特点,进行数据整理,填写工作单中的表格。小组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讨论,概括归纳结论。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