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夏书系·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大夏书系·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类教育,

作者: 王崧舟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0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6395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州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内容简介

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这是语文的解放,更是人自身的解放。

收录在这部语文教育讲演集中的内容,是这几年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诗意语文的一个不断理解和生成的文字轨迹。大多是他参与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借了这些讲演活动,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于诗意语文的解读和修行。

作者简介

王崧舟,1966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每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曾应邀赴全国29个省份16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近千节、讲座300多场次,有的语文课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著有《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语感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等,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目录

第一讲 诗意语文,追寻审美化实践智慧

举象

造境

人情

会意

求气

寻根

第二讲 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

从安身到立命

坐而论道与面壁参禅

无墙便是门

剑不异气,气不异剑

第三讲 “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教的是底蕴

底蕴是书堆起来的

难在修行

人生四境界

第四讲 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

骆驼态的接纳

狮子般的唯我独尊

复归于婴儿

第五讲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

六经注我

作者死了

把语言擦亮

在文本中发现自己

第六讲 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

核心的核心是理解

作为生命关怀的对话

感觉的多向度敞开

走向对话视域的融合

第七讲 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

语文之道

回到生命的源头

活在文本中

意的三重性

书摘插图

第一讲 诗意语文,追寻审美化实践智慧

假如三年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意语文?我会这样回答他,诗意语文是一种精神语文,一种感性的语文,一种儿童的语文,一种灵魂的语文,一种生活的语文。

假如两年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是诗意语文?那么,我会这样回答他,诗意语文他不是一种另类的语文,而是让语文变得更怎么样,它力图使语文更形象一些,更抒情一些,更模糊一些,更精致一些,更灵动一些,当然还可以加更多的一些……

假如一年以前,有人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会这样回答他,诗意语文是一种境界,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它就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

假如现在有人再问我,诗意语文是什么?我跟他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我前面说的都是废话;第二句话,比废话还要废话,诗意语文就是诗意语文。

你会觉得很奇怪,你这不是玩循环定义吗?没错,就是循环定义。是的,当我们对一个问题刨根究底问“是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问“语文是什么”,因为我们假设语文是一种实体,然后说语文真的有本质吗?我们一定要假定语文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那么,我现在要问,语文有所谓的实体吗?事实上,这种科学研究思路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面,跟举文例举,跟细文例举是很不相同的。我曾经说过一句调皮的话,什么时候你把诗意语文说清楚了,什么时候也就面临着诗意语文的死亡。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方法路上出现了问题。怎么办?调整思路!不到黄河不认路,不撞南墙心不死,这是愣头青、傻小子们利用的计谋,搞研究的我们要懂得变通思路,怎么变通思路呢?很简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过来你就会发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我们把更多思考“诗意语文是什么”变为“诗意语文如何是”,回到现阶段,回到最让语言在课堂的的第一个出发点,回到实实在在的语文生活中来。看一看,在现象前面,在占有大量生动细节的课堂教学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或者说这种课堂现象它究竟向我们说明了什么。这就是还原思考,这就是现象学思考。

有人说,现象是用来描述的。不要认为描述是文学语言、诗性语言,事实上描述也是科学语言,可以成为研究语言。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大量的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哲学论,方法论,这些就是现象学,就是行动主义哲学,就是对生活、对宇宙、对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研究。

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诗意语文用到的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四种表现和呈象:形象、印象、意象。

我们汉字大量的对象,不是思维概念、逻辑判断、分析推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语言文字指向生活本身,指向于事件本身,指向于人物本身,而这些人物、事件、情节由象组成。由一个个生动、丰富的、充满感性的的语言的象组成。

举象,回到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什么是“举”呢?就是呈现,就是打开,就是让他像王爷一样,呈现在同学的面前。语言文字是再抽象不过的符号。所以有人说人是语文的动物,又有人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但是这些语言、这些符号对于有生活有体验的人来说,不仅仅是符号,首先是一个象。

我觉得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件事情,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思想情怀,内在体验种种转化为体验的过程

但是研究了几十年,实践了几十年,效果不尽人意。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三十年以前,1942年撰文批评语文教学:“本国的学生学习本国语文,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花了二千个学时,到头来却是大多数人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人。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少慢差废。”与那时候的口号“多快好少”地建设现代化形成了极度尴尬。然而近三十年过去了,语文教学实际状况又如何,基本上差不多,月亮还是这个月亮,星星还是这个星星,涛声依旧,死水微澜。没有多少分别。

很多看到的好现象,其实看到的是公开课的现象,公开课是我们全国所有语文教学中的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甚至亿万分之一,那能代表我们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吗?不可能!再看看平时你自己是怎么上课的?没有人来听课,你会怎么样上课,有变化多少,十年前这么上,十年后还这么上,根本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我认为与我们语文教学上的方法很有关系。语文教学这两件事不能直来直去,不能由言到意,不能由意到言。这样就会让语文教学应了“少慢差废”这四个字。我们应该“直起两端用其中”。

这个“中”就是象,言到象,象到意,回过来,意需要象,象需要言。有了这个象出现,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尤其是中小学作文就不一样,仅管我们孩子形象思维处于发达的阶段,仅管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但看看我们孩子的作文又有多少想象,有多少生动的形象和细节,统统没有,整个一团干瘪文字。什么原因?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孩子们的右脑被我们的理性的思维塞住了。比如说《慈母情深》中一个片断:

师: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背?

生:极其瘦弱的背!

拜托,极其瘦弱是看不到的。

师: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脸?

生:极其疲惫的脸!

拜托,极其疲惫是看不出来的。

有个孩子说看到了母亲眼中充满血丝。这才是生病时候的细节,对,这才是可以看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象。有一圈圈的血缘丝,这才是象,而“瘦弱、疲惫”是看不出来。我们的孩子不会看。如何让孩子会“看呢”?诗意语文的实践是,在教学中“举象”!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收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段话。文章是鲁迅先生侄女周晔写的。第一件事写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第二件事讲碰壁,第三件事救助车夫,第四件事帮助女佣。这一段出现在第三件事。文章写得很形象。

教这段要抓住哪个词语呢?“饱经风霜”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线,一个隙,可是为什么抓这个词语,理由很简单,第一这是一个成语刚刚出现,孩子们不熟悉,解释一下,否则这个词语容易引起误解,第二这个词能深刻地反映出车夫的身份,进而来体会出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最底老百性的同情。抓住了这些词就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可是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教师一的做法,做得扎实。只是由言到意,简简单单,但是效果差强人意。)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

师:你吃过吗?(把老师气的!)动动脑子再想一想!

生:就是吃过很多苦头。

师:没错。这位同学就知道是吃苦头。

师:谁能讲得更准确些?

生:(将词语手册上的解释读了出来)就是形容一个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词语手册。

师: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学啊。

师:风霜什么意思?

生:就是艰辛和磨难的意思。

师:对!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

这个环节上得又简单又扎实。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还会用上工具书,可是,不能提倡这样上。这不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这是假象。学生对“饱经风霜”不出几天就会忘了,记性好点的一个学期过后就还给你老师了。(全场笑成一片)一个人,学习得赵我,就记住得越多;记住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忘记得越多;忘记得越多,知道得越少;知道得越少,忘记得越少,没什么可忘记的。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学校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那些。

我学了十多年的语文,我现在自己去想一想,还有多少课文留在脑海里,有多少好词好句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一想几乎没有。然而,没有人怀疑说王崧舟语文不行,说不会说,写不会写,水平差透了,素质,什么叫素质,这就叫素质。

我全国各讲学,人家听不出我是哪里人,这说明我的普通话还可以,你说呢?我非常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告诉你,我们全班47个同学,除了一个死掉的,另外活着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什么原因?因为我们非常荣幸地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小学语文老师,是个女的,他的丈夫是北京人,她是浙江幼儿师范毕业。嗨,那普通话真好,她从来不用方言跟我们讲话,因为她跟她的丈夫说话都用普通话,形成习惯了。她教我们四年,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四年级,我们全班同学普通话都讲得非常棒,还稍稍带那么一点京片子的味道。这是什么?这就是熏陶。语文不是学出来的,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熏陶出来的。要熏陶,唯有熏染,它才能进入学生的记忆深处,进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他的语言,他的形象,他的精神,才有可能跟他生命本身的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要素。

我们再看另一个老师怎么上“饱经风霜”。

第一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结果没想到,全班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我们坐在后面听课心里犯嘀咕,这个社会饱经风霜的人还真不少。

第二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很厉害吧,有难度,但是前面有个坡度。生活体验的调取,尽管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举手了。孩子们站起来,(生)老师,我看到的是怎样的,颧骨高高地突出,眼眶深深地陷进去,满脸的皱纹。(师)没错,这是一张的饱经风霜的脸。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张脸,他的脸红通通的,头发像一堆乱稻草,他的嘴唇是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第三个孩子说,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张脸,他的脸色蜡黄蜡黄,身上也是皮包骨头,其实只有三十岁,但看上去好像已经有六十岁一样。(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老师说,你们会看车夫的脸,第一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第二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的背后,你能看一看,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你又能看到了什么?(生)老师,我看出来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他的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生)老师我也看出了,我看出来了,车夫干活不要命,没白天没黑夜地拉黄包车。(生)老师,我也看出来了,我看出了这车夫身体有病,是撑着拉黄包车的。老师说,是的,就是这样大冷天,赤着光脚,在拉黄包车,现在玻璃碎片把他的脚板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呻吟,他想起来都起不来。假如你就在现场,这个时候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生)老师,那我,我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第三个学生说,老师,我马上打电话把我爸爸叫来。(师)你爸爸是干什么的?(生)我爸爸是外科医生。学生还说,我一定会自个拉黄包车把他送到人民医院去。老师说,那你拉得动吗?拉得动。你有这份心足让人感动的,老师说,看得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让我们一起去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教学继续进行。

你看,这是一个非常精致的教学片段,我们都看到什么呢?看到非常明显的教学现象,就是举象。它是把这个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语言文字,一次又一次的放大,一次又一次的做细,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的种种不直言说,但是必须去意会的东西。

我不敢说,举象的课就是诗意语文的课,但是我敢说,诗意语文的课一定充满着举象。第一,举起的是一个个的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象;第二,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这是真理。而活学活用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有用的东西。说不定哪天新的情境出来,第一个看到复现的一种文化,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比如看到街上一个屈曲独行的老太太,看她的神情会出现复现的文化“饱经风霜”。这样学语文,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现象——举象。

造境

所谓造境,即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

诗意语文充满举象,光这样够吗?显然不够,因为一个一个的象是平面的,是单调的。所以,在举象的基础上应建立语文环境的情境、意境、心境。什么是情境?所谓情境就是景象的延续体,就是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场,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透明的空间,人置身其中感受到的不是现在的,感受到的是一种象,产生共鸣共振之后的那种情绪。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非常恰当地体现了这一点这首小令用了11个象,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小桥、流水、人家六个,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十一个。十一个象,用一个象,用一抹色彩统一起来,一抹色彩就是夕阳西下。形成一种境。什么境?伤感、惆怅、孤独,寂寥。人在征途有家不能回啊。此刻,西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这是回家的时候,但是很多人回不了家。因为他们还在征途、旅途、考途之上,或许为功名,或者为经商,为赚钱,或者为郊游等等。于是,诗人心中的情景化为类似《天净沙•秋思》这样的词,这就是造境。所以读诗、读词、读小令、元曲,你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进入情感,积累情感。

再比如何其芳先生写的《一夜的工作》,何其芳先生首先是个诗人,你绝对想不出来这样一位激情澎湃、情思瑰丽的诗人竟然写了这么一篇读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的文章。开始读《一夜的工作》你会感觉太平实,这语言太平实了。但是,你仔细一读,你才会发现,其实这家伙厉害,绝对是玩文字的高手。他抒发自己的感情,几乎没有废话,但是,又很凝练,他的情感情绪不突兀、不宣泄,它包含在里面,慢慢去咀嚼,嚼那口香糖一样,嚼和着,嚼和着,嚼和着,味道就出来了。在这段文字教学的时候,我就试图营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大家现在来看看这段文字:“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相当,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相当简单,简单到如此而已。

读这段话,我们应该有一种语言的敏感,我会特别关注其中的一句一词:“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你看,这是什么房子?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宫殿式”三个字能丢吗?“宫殿式”三个字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我甚至觉得“高大”这个词可以取消掉。这是宫殿式的房子,宫殿只是高大吗?宫殿远远不只具有高大气魄的特色。这是何其芳有意写出来的,它要传递一种信息,他没有明说,他是含蓄地告诉你,这所房子有来历,这所房子不简单,让你想开去。

我让学生想:孩子们,看到“宫殿”这个词,你会作何种联想?这所房子的主人可能会是谁?你猜猜看。孩子说:老师,会不会是慈禧太后的房子?你看,现在古装戏看得多了吧。大家都知道老佛爷是慈禧太后是吧。我说不是,那家伙比慈禧还大。老师,那是不是皇帝住的房子?我说也不是,比皇帝还要大。学生都张大了嘴巴,啊,比皇帝还大,不会吧。那时候皇帝是最大的,怎么还有比皇帝还大的?不错,这是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什么叫摄政王你知道吗?摄政王就是管皇帝的那个人,你说厉害不厉害?厉害。了不了得?了得。你想一想,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面可能会有什么?这就是举象。学生说,那肯定灯火通明;那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名人字画。我说没错。那一定堆满了金银珠宝。没错。红木家具。没错。你想得到的它一定有,你想不到的,它那里也有。

然后,你话锋一转,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过去是摄政王的房子,你联想开去,联想到富丽堂皇,它什么都有,应有尽有,然而,当这所房子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一个写字台就够了,再加一个“不大”,两张小转椅,两张转椅就行了,加个“小”,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红木家具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奇珍异宝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珍珠玛瑙吗?没有。有名人字画有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总理办公的地方陈设简单不简单?简单。怎样的简单?极其简单。谁能给找一个词?你说。十分简单。不够。一个说非常简单。还是不够。一个说相当简单。那就更不够了。能换吗?不能换。怎样的简单?极其简单,简单到无以附加的程度,然而在这极其简单的背后,却看到、发现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人格,总理的精神品质。这就是“极其简单”和“极其不简单”的矛盾。

这种刻画得已经出神入化,已经到化境,然而这化境,你要通过举象、造境让学生有感受,有自己的体会,有自己的嚼头。这就是什么?这就是造境。

入情

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不同的文字的背后一定存在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我看来,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所以,造境要进入情——这个情可能具有情绪,那是一种情感状态,这是一种情绪,它来就来了,像台风,像潮起;也可能是一种情感,它是淡化的,但是一直维持着,比如说一种忧愁的伤感;也可能是情操、情怀。

我觉得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情”字。有人曾经为语文、数学打过许多比方,说过许多俏皮话。数学轻轻松松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见出了两门学科的不同。又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语文是情感的舞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他情动了,郁织在一起,他不得不发,不吐不快;“观文者披文而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实际上,“披文入情”这四个字,就很好地诠释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课,怎一个情字了得?

我们举个例子,《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写得感人至深,作者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的副班长李元兴。那年邱少云21岁,李元兴23岁,都是大好时光,黄金时代。然而,战争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国家利益的需要,他们出征了,他们为此献出了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李元兴实际上是唯一一位真正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最后壮烈牺牲的战士,其他人离邱少云都很远,只有李元兴离他最近,大概离他就几步之遥。所以,那个场面,不仅仅是壮烈,更是惨烈的。那个惨烈的场面,他一个人看得那么真切,这个刺激太大了。一个活人,一个亲如手足的战友,就在他面前,就这样消失了……那刺激太大了!他回来以后,胸中有愧,不吐不快,如果不把它写出来,他觉得难受,他觉得对不起战友,对不起自己的灵魂!实际上这不是小说,这也不是故事,这是一篇战地通讯,所以写得非常感人,它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因为当时的整个战斗过程他都亲历了。我觉得,写得最感人的,就是文章的这个自然段,幻灯出示: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当烈火整个把邱少云包住的时候,他没法写出邱少云是怎么痛苦的,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鱼,焉知鱼之苦”啊!这火是烧在邱少云的身上,那么他写什么呢?他就写自己的感受,通过写自己的感受来反衬当时邱少云所处的那个危险的场景。但是就是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落在两个语文老师的手中,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二个老师,我们来听一听:

师:同学们,请大家自由朗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找,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心情,请你在读懂的地方划上波浪线。读完以后全班交流。

生1说:老师,我读懂了紧张的心情。

……

大夏书系·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