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难题速查手册2:学习方法难题的160个对策

分類: 图书,家庭教育,家教方法,
作者: 王晓春,孙阳立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39100版次: 1页数: 155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03573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家教指导“实战派”专家团队多年研究成果;中国家教学会副会长赵忠心教授推荐并作序。
偏科影响学习的9种情况及对策;厌学的10种情况及对策;不爱看课外书的9种情况及对策;没有上进心的8种情况及对策;“记不住”的8种情况及对策。
内容简介
本套家庭教育指导丛书,不是泛泛地向读者传授家庭教育的一般理论,而是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具体的指导,难题抓得准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套丛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往的一些鼓吹教子“绝招”的家庭教育图收,风靡一时,把家庭教育简单化、庸俗化。就这么一“赏识”,孩子就成了“神童”;就那么无原则地一夸奖,就成了好孩子。另一个特点是,在分析问题成因、引导读者选择具体教育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引导读者学会“用教育的头脑思考教育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捕鱼的方法,要比获得鱼更实惠。同样的道理,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思路,遇到难题会用教育的头脑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这样,就意味着家长的教育素质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教育孩子就会得心应手,而不至于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作者简介
王晓春,1943年出生。北京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北京老教师协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家庭教育研究专著十几部,在电台、电视台做家教节目,并主持举办过多期“走进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检测班,同时对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进行培训和咨询,效果显著。主持教育部“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课题研究。为全国妇联“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和“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撰写活动读本。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当代家教难题,在家教领域显示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经常应邀给各地家长及教师做报告,目前已达上千场。他的报告实例生动,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引人入胜,使家长们深受启发,被家长们誉为“家教救星”。
目录
序
主编的话
一、偏科影响学习的9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智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原发性偏科
第二种情况:智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后发性偏科
第三种情况:记忆力较差或记忆方式特殊造成的偏科
第四种情况:与老师关系不好造成的偏科
第五种情况:因学习受挫造成的偏科
第六种情况:学科频繁更换老师造成的偏科
第七种情况:用旧学习方法应对新学科造成的偏科
第八种情况:轻视某些学科造成的偏科
第九种情况:缺乏毅力造成的偏科
专家总结
二、厌学的10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没有时间玩而厌学
第二种情况:积极性被挫伤而厌学
第三种情况:因为怕苦怕累而厌学
第四种情况:因为与家长逆反而厌学
第五种情况:因为与老师逆反而厌学
第六种情况:因为没有朋友而厌学
第七种情况:努力了也收不到效果而厌学
第八种情况:在学校学不到喜欢的知识而厌学
第九种情况:由于自卑而厌学
第十种情况:感觉前途渺茫而厌学
专家总结
三、不爱看课外书的9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只想听故事不想看书
第二种情况:孩子喜欢看连环画、动画片,不爱看书
第三种情况:家长希望孩子看的书,孩子偏不看
第四种情况:孩子看书的时候容易分心
第五种情况:孩子嘴上说喜欢看书,没有实际行动
第六种情况:孩子要求买书,回家却不看
第七种情况:孩子与家长比着不看书
第八种情况:孩子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看书
第九种情况:孩子看什么书都说没意思
专家总结
四、没有上进心的8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看到别人受表扬,自己从不着急
第二种情况:有物质奖励,孩子也不努力
第三种情况:对喜欢的游戏不参与、不争先
第四种情况:落后了也不知道努力
第五种情况:对竞选班干部没兴趣
第六种情况:受到表扬无动于衷
第七种情况:对学习成绩不关心
第八种情况:对未来没有任何打算
……
五、“记不住”的8种情况及对策
书摘插图
一、偏科影响学习的9种情况及对策
第一种情况:智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原发性偏科
小学一年级的强强,口算出错很多,往往前面几道题是正确的,越到后面错误越多,最后面的题就全是错的了。这样的现象已经很多次了,开始老师没有在意,快到考试了,老师加强了测验,结果发现强强的问题比较严重,就请来家长询问情况。老师问强强的妈妈,孩子在家里练习不练习口算?练习多少?妈妈说,强强在家经常因为练习口算和妈妈发脾气,做不了多少题就要求休息,不让休息就闹脾气。等休息够了再做,做不了20道题,强强就已经烦躁得要命,说什么都不练了,妈妈拿他没有办法。老师不解,强强在学校没有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呀,是不是在家里欺负妈妈,在学校不敢?老师找来强强问,强强不说。老师摆弄着手中的测验卷子,突然醒悟,问强强:“你测验的时候怕完不成,后面的题根本没有认真计算,乱填的,是吗?”强强深深地低下头,说了一声:“是。”
在学校,几乎每个班都会有很特殊的学生,他们玩的时候、做事情的时候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遇到学习问题,他们就会与同学不同。他们分辨能力不足,像是很马虎,其实是对细微的特点或细小的变化观察不到。有的孩子总是表达得很简单,对复杂的表述他们似乎理解不了,需要重复听几遍才能明白。他们思维能力差,遇到逻辑关系就会乱,数概念难以学会。他们缺乏耐性,不能坚持,不会设法克服困难。
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里写道:“原发性偏科从幼儿园时期就可以看出来了。有的孩子学儿歌认字很容易,语言流畅,表达能力强,而识数和计算就很困难,怎么也记不住,‘掰不开镊子’,这种孩子恐怕长大就是一个学文科的材料,让他学好数学物理就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