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习题详解与考研辅导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其他,
作者: 张世辉编著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45000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805764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译原理/方法课程的简明教程和考研、学习、教学辅导用书。内容涉及编译程序的相关概念、文法和形式语言、词法分析和有穷自动机、自顶向下语法分析、自底向上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符号表、运行阶段的存储组织与分配、代码优化、代码生成、编译程序的构造、PL/O编译程序的实现等方面。
本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基本内容,知识精要,练习题、考研题及详解。第一部分中,每章均由基本内容、知识要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考研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四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内容包括本章的有关概念、方法和原理;知识要点主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练习题包括填空、判断、选择和问答题四种题型;考研题是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练习题和考研题的参考答案解析部分给出了每一道题目的解答过程和参考答案。第二部分分章逐题给出了清华大学《编译原理》教材(第2版)所有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本书内容全面,习题类型多样,解答细致,提示或总结及时,可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参考书和任课教师的教辅用书,也可以作为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生的复习指导书。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知识精要练习题、考研题及详解
第1章概述
第2章文法和形式语言
第3章词法分析和有穷自动机
第4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
第5章自底向上语法分析
第6章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
第7章符号表
第8章运行阶段的存储组织与分配
第9章代码优化
第10章代码和成
第二部分清华大学《编译原理(第2版)》教材习题全解
第11章引论
第12章PL/0编译程序的实现
第13章文法和语言
第14章词法分析
第15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第16章自底向上优先分析
第17章LR分析
第18章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
第19章符号表
第20章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
第21昌代码优化
第22章代码生成
第23章编译程序的构造
第24章面向对象语言的编译
第25章编译程序的面向对象构造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基本内容,知识精要练习题、考研题及详解
第1章概述
1.1 基本内容
1.1.1翻译程序
1.引进翻译程序的原因
计算机是一个电子装置,只能识别用二进制数0、1表示的指令和数构成的本台机器的机器语言。但人们很难迅速且无误地将某个任务的需求描述转换成二进制数序列,因为该工作既烦琐又耗时,而计算机做这种转换工作则十分合适,既快速又准确。也就是说,计算机(翻译程序)可以辅助我们进行程序设计。除了机器语言程序外,其它语言(如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都必须经过翻译才能被计算机识别,这一过程只能由翻译程序来完成。
2.翻译程序的功能
翻译程序能将甲种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乙种语言书写的程序。其中,甲种语言称为源语言,对应的程序为源程序;乙种语言称为目标语言,对应的程序为目标程序。如果源语言是高级语言,而目标语言是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这种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或编译器;如果源语言是汇编语言,而目标语言是机器语言,则这种翻译程序称为汇编程序。
3.翻译程序的途径
程序的翻译通常有两种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解释方式下,边翻译边执行,完成翻译工作的程序称为解释程序。其工作方式相当于“口译”。
编译方式下,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目标程序,完成翻译工作的程序称为编译程序。其工作方式相当于“笔译”。
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的本质区别在于解释程序不产生将被执行的目标程序,而是直接执行源程序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