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兼杂感随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吴征镒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59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26532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吴征镒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对师友、同学、同事的深切回忆,各种学术考察的专题报告,植物科普和学术专著的序与跋,治学求真的心得体会,业余爱好——对音乐戏曲的欣赏文等。本书对后人,特别是植物学的后学者会有所启迪。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吴征镒除专业学术论文以外的文著共128篇,主要包括吴征镒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对师友、同学、同事的深切回忆,各种学术考察的专题报告,植物科普和学术专著的序与跋,治学求真的心得体会,业余爱好——对音乐戏曲的欣赏文等。
在了解吴征镒科学研究方面的所为、所成后,又从其历史经历、待人接物、师友同事、修养情操和业余爱好等方面对其加深了解。本书对后人,特别是植物学的后学者会有所启迪。
目录
前言
吴征镒自定年谱
九十自述
一 专题报告、发言和科普文字
植物社会的变迁(又名:生态系统的改朝换代)
参加印度“南亚栽培植物之起源及分布”讨论会经过
美军飞机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撒布两种朝鲜南部特产树叶的报告
中国植物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现况
苏联植物学研究工作概况
苏联植物学家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工作
苏联植物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为什么云南植物会那样丰富复杂?
关于热作问题及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在张家界的讲话
中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采取切实措施解脱“三志”困境
人类生态和植物资源
继承发扬“一二一”运动的光荣传统,为实现“科技兴滇”而努力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
对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意见
《中国植物志》新闻发布会发言
我与植物学研究
在《云南植物志》验收会上的发言
在昆明分院召开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典礼上的发言
学古文习古字与编典一略谈小学、选学、朴学、汉学
二 历史的回忆、永恒的情谊
“长征”日记——由长沙到昆明
哭浠水闻一多师五章
历尽沧桑话今昔
西南联大侧忆
历史的足迹
也是迟来的怀念
六十年前的清华生物馆
《殷宏章论文选集》题词
回忆张景钺老师
怀念陈焕镛先生
悠长的怀念
怀念亡友汪志华
怀念杨石先老师
深切怀念吴中伦院士(代序)
抚今追昔话春秋
深切怀念浠水闻一多师
深切怀念业师吴韫珍先生
怀念我的求学保证人——徐仁院士
九级生物系、化学系师友小忆
忆我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党的活动
我与童第周先生的一次接触
遥远的怀念——我记忆中的北村四郎先生
缅怀朱自清老师
纪念殷宏章先生
纪念扬州中学建校一百周年
我和程侃声先生的几次相遇
怀念张玺先生的几件事
怀念朱弘复
缅怀汤佩松先生
我所认识的大普吉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访谈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五十周年感赋
我在步行团的科学考察
平生风谊兼师友——胡秀英博士素描
纪念“一二—”运动60周年——缅怀闻一多先烈和先师
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
内蒙古补游记曲
先生学生是一家——记北平高校教职工的战斗
我的童年
凭吊老友冯国楣——中国植物园工作者的实际先驱之一
三 序言、跋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自序
《台湾植被》序
《雪胆属的系统与进化》序
《云南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序一
《云南名木古树》序
《中国一日本槭树资源与园林》序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序
《黄山植物》序
《湖北植物志》序一
《难忘联大岁月》前言
《梅里雪山及其附近地区维管束植物))出版推荐意见
《李博文集》序
《中国植被图集》序
《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植被》序
《社会协同学》序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种子植物》序
《观赏棕榈》序
《中国原料植物药》序一
《菊花赏鉴与培育))序.
《热带雨林保护的数字信息技术))序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自序
《滇川干热河谷与干暖河谷植物区系特征》序
《滇东南红河地区种子植物》序
《云南松》序一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序
《中国苔藓植物图鉴》序
《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序
《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序
《中国木兰》序
《蜘蛛抱蛋属植物))序
《湖南树木志》序
《壳斗科植物花粉形态及生物地理》序
《森林生态研究与应用》序
《长白山植物图谱》序
《植物园学》评论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自序
《中国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序
《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序
《观赏竹类》小引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自序
《中国竹类图志》序
《走向宏观生态学》序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跋
《中国资源植物》序
《生态文明论》序
《新疆经济植物及其利用》序
四 诗词与兴致
救亡歌
失题
我和中国音乐戏曲——杂忆大多作古的有关诸师友
戏说说戏——雅志府与麻衣县
出游小诗(七首)
杂忆往事(四首)
诗词杂记(五首)
寄给五哥(吴征镒院士)的诗词(三首)
比目和同
《后秋兴之十三》读后感
清诗选译赏析
曹操《短歌行》别解
学海拾贝之一——竹
学海拾贝之二——豆
学海拾贝之三——葵菜是什么?
学海拾贝之四——荇与蕃
学海拾贝之五——红桃、绿柳垂答向
病中吟
仿千字文(一章一韵)
后记
图版
书摘插图
植物社会的变迁(又名:生态系统的改朝换代)
有一天,我从昆明城内西北角的翠湖公园走过,看见很多的兵士都撩起裤管,弯着腰,从湖水里拉起一棵棵的凤眼莲,它还是到远方来殖民的“老美”,原产于巴西呢(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通常叫水葫芦)!扔到岸上的凤眼莲,遗骸堆得很厚,人走在上面,软软的,挺舒服。
先介绍一下吧,凤眼莲的叶子基部是一个虚泡泡的空气囊,它便利用这种“救生圈”来浮在水面上。它有许多须根浸在水里,又伸出许多上面有芽的长枝来占据地盘,因此这小小的湖面被它占领了不少的地方。秋天开花,花是成串顶生的,每朵花有六片莲青色的花被,最上面一片中心有一个眼形斑纹,很是秀丽。
这样秀丽的花为什么兵士们都瞧不顺眼而加以摧残呢?我要是一个护花使者,自然心里很容易有些不平。但往深处过细一想,原来一件事的发生总有其发生的道理。兵士们正在替以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的变迁尽着力。他们的努力自然是使这种变迁尽量适合于人们的需要。本来没有超然的利害嘛,对人们有利的事情,不一定对凤眼莲也有利,或许对凤眼莲的敌人倒更有利些。这就好像门户开放政策对美国经商固然有利,然而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可就难说了,当然买办们还是欢迎这政策的。人们到翠湖,大半是要来划船,既然要划船,自然不要水面的割据者阻塞去路,更不要把湖水淤塞成陆地,来个陆地行舟。
一、以植物为主也成一个生态系统吗?
我们的常识和成语,其实是肯定地作了答复的。“蓬蒿满地”是荒地上以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的一个速写;而我们说“荆棘”或“荆榛”也是把中国北方常见的荒山阳坡上或经过火烧后的次生灌木丛来一个点将录。外国叫寒带的石南,原为Heath,足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