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吿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学,
作者: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编委会编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65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1210332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报告汇集了全国从事建筑抗震设计、科研、工程建设、加固、管理等各领域专家的共计75篇论文。其中很多论文作者都亲身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和震害调查,汇报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论文集共包括(1)震害调查与分析;(2)典型震害分析;(3)抗震鉴定与加固;(4)震后重建;(5)抗震规范与抗震设计;(6)提高综合抗灾能力等6个专题。以及“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与会专家通过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建议书》。这本报告是全国关心、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全体房建专家的共同心血,希望能为今后的抗震防灾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内容简介
本报告收集了参加“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的代表提交的论文75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六个专题:第一专题,震害调查与分析;第二专题,典型震害分析;第三专题,抗震鉴定与加固;第四专题,震后重建;第五专题,抗震规范与抗震设计;第六专题,提高综合抗灾能力。本书可供从事抗震减灾工作的相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人员参考。
目录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建议书
专题一:震害调查与分析
1.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观测及记录初步分析
2.汶川大地震——成都、都江堰所见所学所想
3.地震工程灾害与防御(Ⅰ)——汶川地震灾害调查与恢复重建对策
4.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5.汶川地震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问题
6.5.12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与启示
7.5.12四川汶川地震后青川房屋震害调查与初步分析
8.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初步分析
9.四川汶川地震工程震害初步调查与启示
10.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调查及修复建议
11.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修复建议
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的房屋震害
13.汶川大地震绵竹城区及村镇建筑震害纪实分析与思考
14.汶川地震部分多层混合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及特征分析
15.汶川地震村镇住宅的震害分析与重建建议
16.汶川地震村镇民居震害调查与分析
17.汶川地震中甘肃陇南市村镇房屋考察与震害分析
18.5.12汶川地震中民用房屋的震害分析与维修建议
19.汶川地震绵阳地区建筑结构震害统计及原因浅析
20.宝鸡地区村镇建筑震害分析
21.陇南建筑结构震害的宏观分析与重建指导思想的建议
22.都江堰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建筑物震害特征
23.汶川地震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震害及启示
专题二:典型震害分析
1.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建筑结构震害分析
2.青城山宗教建筑结构震害分析
3.北川地区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分析
4.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两类典型震害及其数值模拟
6.砖填充墙刚度和楼板配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影响分析
7.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的震害仿真与分析
8.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柱梁强度比的影响研究
9.应重新审视预制板砖混结构校舍建筑的抗震性能
10.汶川地震中建筑楼梯震害原因分析
11.砌体结构的地震倒塌模拟与分析
12.填充墙震害数值模拟与对策讨论
13.地震作用下砖砌墙体倒塌分析
14.出屋面结构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
15.强震作用下玻璃建筑的震害分析
16.汶川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思考
专题三:抗震鉴定与加固
1.地震灾后建筑的鉴定与加固
2.绵阳市城区建筑震害调查与鉴定原则
3.重视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和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汶川地震灾区房屋抗震加固及设计的几点建议
5.江油市某七层砖混住宅楼的抗震加固设计
6.多层砖房住宅抗震加固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7.灾后建筑加固耗能减震技术与方法
8.玄武岩纤维在震后结构加固修复中应用的突出优势
9.砖石古塔的震害特征与抗震鉴定方法
10.济南宏济堂古建筑的整体平移及抗震加固设计
专题四:震后重建
1.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谋献策
2.灾后重建工作与民房重建技术的普及教育
3.唐山震后恢复重建过程及启示
4.适合地震灾区快速重建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5.新型单向预应力双向配筋混凝土叠合楼盖在震后重建中的应用
6.新型装配整体式房屋结构体系
7.现代竹结构在汶川地震灾后安置及重建中的应用
8.三维弹簧隔震基础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重点防护建筑中的应用
9.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应用建议
10.使用防压曲支撑加固震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议
11.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体系
12.积极、稳步地推进隔震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
专题五:抗震规范与抗震设计
1.汶川大地震引发建筑结构设计者的思考
2.汶川、台湾建筑震害启示——改进规范的几点建议
3.高层建筑结构大震性能评估及耗能减震方法研究
4.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教训
5.对建筑结构抗震的几点思考
6.从汶川地震震害思考结构抗震设计
7.地震工程灾害与防御(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析与比较
8.日本抗震规范变迁与震害调查启示
9.中日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方法比较
专题六:提高综合抗灾能力
1.应用市场机制提高抵抗巨灾的能力
2.从“汶川大地震”灾难看我国实施房屋体系工业化战略的必要性
3.用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改善村镇建筑的抗灾能力
4.汶川地震对城市防灾减灾的启示
5.“汶川大地震”震灾反思——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跋——汶川地震教训与震后建筑物重建、加固策略
书摘插图
1.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观测及
记录初步分析
李小军周正华 于海英温瑞智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80)
摘要:中国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项目历时近五年的工程建设和试运行,于2008年3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从而形成了我国大陆观测台站广泛分布和局部地区密集的强震动观测网络系统。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中,该系统获得了388个台站和1个地形台阵的记录。利用该系统的流动观测子系统,在地震重灾区范围内迅速布设了由50个观测点组成的流动观测台阵,开展了强余震观测。本文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主震及强余震的强震动观测情况,对主震记录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共获得主震记录约1160条,余震记录已超过3000条。主震记录最大峰值加速度957.89al,峰值加速度大于909al的135条、大于10gal的500余条,同时多个近断层观测点记录的竖向峰值加速度值大于其一个或两个水平向的值。此次地震的强震动观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汶川地震;强震动观测;流动观测;强震动记录;加速度;近断层
1 引言
强震动观测的目标是利用仪器来测量和记录地震现象和效应,即地球表面和近地表处的地震动,并通过对观测记录的处理和分析,研究地震动的特征和规律,为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地震动输入。强震动观测在测量地球表明和近地表处的地震动的同时还十分关心工程结构的地震动,并进一步测量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的运动和变形过程,研究工程结构的反应和破损特点与规律,以求为工程抗震设防及防震减灾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