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吃”“喝”带宾语个案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谢晓明著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223752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语义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力图对语义相关动词“吃”“喝”带宾语的现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文章“普-方-占”大三角理论为研究思路,辅以外族语的比较研究,做到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语义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整体上先从历时的考察入手,对“吃”“喝”类动词的历时实用情况做一番详细的考察,接着讨论共时平面里动词“吃”“喝”带宾语的情况,然后再考察汉语方言及明祖语言中“吃”“喝”类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从认知喝文化的角度时动词“吃”"喝”的带宾语现象进行讨论,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节动词与宾语问题研究综述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述评
第二节本书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基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基础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格局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格局
第四节本书的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体例说明
第一章“吃”、“喝”带宾情况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使用情况的历时考察
一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五代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20世纪至今
七考察总结
第二节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
一“吃”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
二“喝”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
三“食”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
四“饮”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
第三节历史演变的主要特点
一平衡中有变化
二渐变中有突变
第二章“吃”、“喝”带宾情况的共时考察
第一节“吃”、“喝”的语义分析与带宾情况
一动词“吃”、“喝”的语义系统
二饮食义动词“吃”、“喝”的语义特征及带宾情况
第二节宾语的类型分析及典型性考察
一宾语范围的界定
二宾语的类型分析
三宾语的典型性考察
四非受事宾语的句法地位
第三节X的语义分析与标记作用
一X的语义分析
二概念整合与X的句法嵌入
三X的标记作用
第四节代体宾语的理解因素
一需要区分的两组概念
二代体宾语的形成原因
三代体宾语的形成条件
四两类代体宾语
第五节余论
第三章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中“吃喝”类动词的带宾情况
第四章“吃”、“喝”带宾现象的认知解释
第五章“吃”、“喝”带宾现象的文化考察
第六章理论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吃”、“喝”带宾情况的历时考察
本章从历时平面来考察动词“吃”、“喝”的嬗变过程及其带宾情况,主要通过对历代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进行讨论。主要考察:(一)饮食义动词的历时使用情况;(二)主要饮食义动词带宾情况的演变过程。通过考察,可以基本弄清动词“吃”、“喝”从无到有、从低频到高频的发展轨迹及其论元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从而为共时平面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
第一节使用情况的历时考察
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饮食动作的动词有许多。除了“吃”、“喝”这两个典型的饮食义动词外,还有古语意味较浓或带有方言色彩的“饮”、“食”、“呷”、“服”、“餐”等其他动词,可统称为饮食义动词。例如:
(1)镜头出现众人簇拥的唐老先生,正是大家一同饮酒的场面。(《千万别把我当人》,《王朔文集•谐谑卷》,316页,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2)“看来我中了你的圈套,只好自食其言了。”(《枉然不供》,《王朔文集•谐谑卷》,621页,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3)正悠闲滋润地呷了热茶品味儿的钱康闻声一哆嗦,一嘴热茶立时喷回碗里。(《无人喝彩》,《王朔文集•矫情卷》,41页,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4)但讨厌的是说这两处疼要冒被迫服药的危险,谁家没有几片阿斯匹林颠茄什么的?(《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288页,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5)当马锐看到父亲饱餐了一顿閂美味佳肴,脸上所露出的满足和惬意,那种货真价实的幸福感,才恍然大悟。(《我是你爸爸》,《王朔文集•矫情卷》,382页,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