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何建明 著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3443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作者简介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现在中国作家协会供职。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部长与国家》《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国家日记》《大国的亮点》《警卫领袖》等40部作品。电影电视8部。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部长与国家》分别获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媒体评论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个农民按下手印,签订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包干“契约”。一年后,一位新华社记者将小岗村的事写成一组“内参”送到中央领导于里,小岗村从此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其实,中国农村改革的真正发源地并非在小岗村,而足在一个更边远和偏僻的山区农村——浙江台州的皂树村。这里的分田到户和大包干,比小岗村更早、更广泛、更彻底,并且经受的斗争也更激烈和痛苦。皂树村和台州农民应是中国农村改革真正的发源地和急先锋,中国改革开放史将重新改写这一重大事件。
——何建明
书摘插图
第一章真温州假温州原来是台州……
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在两年前我第一次去台州采访前,在温州旁边……”
嘿,这个台州!
然而,到了台州,我才发现,这个地方太不起了,了不起到了若有谁把它小视,就等于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一个严重的现实错误!
还是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台州吧:台州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温州和宁波中间。其面积比温州和宁波要小,陆地面积为9411平方公里,而它的海域面积则多达80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宁夏的面积。由于历史和独特的地理原因,台州几乎一直远离华夏文明的中心而不被国人所认识。从中国的版图看,台州北有强大而文明著称的宁波,南有喜欢张扬而躁动的温州,西面有大雷山、天台山、括苍山和雁荡山等大山,与金华、绍兴等著名地域形成阻隔,所以台州在历史上几乎不被人所熟识。即使在今天,多数中国人还不太知道中国有个台州。从地形上看,台州很像挤压在周围群雄中间的一把太师椅,三面高,中间低,惟有向着大海一面敞开。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交通落后的岁月里,很自然地被外界隔绝起来。唐代之前的台州因此一直被官府作为罪臣贬谪的流放地,后者不敢也不愿都提及它——这一历史源渊,使得台州人养成了不愿张扬的习性,即使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会沾沾自喜地向外人张扬,甚至宁可让别人摘去头彩,自己甘为落伍者。也正是这一点,邻近的温州和宁波人得了台州人许许多多的好处,这些都是他们几个“邻里”之间心照不宣的事。
这不能怪邻居的温州和宁波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台州因地理的闭塞,简直就是一个被大山和大海完全包围的独立山国。有史记载: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七月,出任永嘉太守,在途经台州赴任途中,因山高路险,又多林莽壑深,便招得几百民夫开山伐木,一路焚烧丛林方“日走三里”。由于谢灵运他们一路砍烧林木,以致当地的台州官员以为是匪徒滋事,发兵前去阻挡,闹出笑话。台州交通不便而闹出的“历史性笑话”还有不少,即便到了20世纪后期的80年代仍然还有流传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