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新技术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园艺,
作者: 石德权 主编
出 版 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160000版次: 2页数: 219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32开印次: 17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24060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由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主编,集权威性、先进性与实用性于一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全国“星火计划”丛书》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玉米育种专家石德权主编,一版和修订版共发行23万余册。第二次修订版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对该书作了较大补充修订。内容包括:玉米品种类型及特点,玉米的主要优良品种,优质蛋白玉米、甜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等专用型玉米品种的栽培和利用,旱地玉米、夏玉米、地膜玉米等高产栽培技术,以及低温寒冷年份春玉米抗寒栽培技术,玉米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玉米机械化生产。适合广大农户、农场职工、技术人员及农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一、玉米品种的类型及特点
(一)我国玉米生产和品种选育概况
(二)玉米的适应特性及引种注意事项
(三)杂交种为什么不能种第二代
(四)综合品种为什么可连续种植
(五)玉米杂交种的种子生产
(六)鉴定杂交种子的纯度
二、玉米的主要优良品种
三、专用型玉米品种的栽培和利用
(一)各种类型玉米主要质量指标
(二)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
(三)甜玉米
(四)糯玉米
(五)高油玉米
(六)青贮玉米
(七)高淀粉玉米
(八)爆裂玉米
(九)玉米笋和玉米笋罐头
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全国玉米主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玉米生长发育的条件
(三)玉米主要增产措施
(四)夏玉米的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
(五)地膜玉米栽培
(六)玉米抗旱栽培
(七)抗寒栽培
(八)育苗移栽
(九)玉米需水规律和节水灌溉技术
(十)玉米化学除草
五、玉米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
(一)侵染性病害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六、玉米机械化生产
(一)整地机械化
(二)播种机械化
(三)栽植机械化
(四)收获机械化
附录:玉米育种单位通讯录
书摘插图
一、玉米品种的类型及特点
(一)我国玉米生产和品种选育概况
玉米在我国谷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仅少于水稻和小麦,居第三位;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则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199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 270.7万公顷,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327.8千克,总产量1120亿千克,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属高产作物,具有食用、饲用和工业用等多种用途。目前,我国玉米总量的60%~70%用于饲料,而人均占有饲用玉米数量的多少,以及玉米转化为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玉米生产的发展,在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将要逐步调整,今后我国玉米生产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40多年来,我国玉米生产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195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1253.3万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89.5千克,总产量168.6亿千克。1987年扩大到2 046.33万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260千克,总产量达798.2亿千克。这35年间,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增产玉米4.87千克。如以1962年到1987年我国玉米生产采用杂交种期间计算,则25年间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增产达7.2千克。
随着单产和总产的提高,玉米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以1987年为例,玉米种植面积占所有糖田面积的18.1%,而玉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