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乡村治理比较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郝志东,廖坤荣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6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407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郝志东,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知识分子、两岸关系、澳门历史与社会、澳门博彩业的发展、中国农村发展、社会运动、社会科学的责任等问题。作品见于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出版的专业期刊或书籍。还有一些讨论大陆、台湾和澳门政治与社会问题的通俗性文章,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英文专著有Intellectuals at a Crossroads: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China's Knowledge Workers(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中文编著有《国家认同与两岸未来》(澳门大学出版,2008)。译著有林语堂的《中国人》(合译,原著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007;香港三联书店,2002)。2008年即将出版论文集《走向民主与和谐;澳门、台湾与大陆社会进步的艰难历程》(澳门《九鼎》杂志社出版)。2009年将出版英文专著A City of Sin or a City of Culture: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MaCao's Past,Present,and Future,及中文合著《西郊村:一个华北农庄的历史变迁》。正在评审的英文专著有fn the Taiwan Debate:National Identity,the State,and Intellectuals;正在撰写并将在年内送审的合著有《历史的痕迹:山西省平定县文革口述史》。
内容简介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中华文化,先后都在经历着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两岸都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岸乡村发展的对比研究很少,发表的著作甚为罕见。
本书是集两岸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和农村工作实践者于一处、共同探讨乡村治理方面诸多问题的少有的努力之一。本书所收文章涉及乡镇和村一级的治理模式对比、两岸乡村农工商发展对比,以及金融、农民组织、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对比。这组研究文章指出,平衡情、法、权,建立平权式治理结构,是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峡两岸的一般读者、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一定会开卷有益。两岸和平与共同发展需要人们从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做起。相信本书的读者们和作者们一样,都愿意为其添砖加瓦。
目录
编者前言
导论平权式治理结构:两岸乡村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第一篇总论:呼唤平权式治理结构
第一章大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前景
第二篇两岸乡镇治理
第二章大陆乡镇制度的变迁、困境及对策
第三章大陆乡镇治理模式:以山西省平定县冠山镇为例
第四章台湾地区乡镇治理模式:以嘉义县民雄乡为例
第五章大陆乡长的工作日志:以平定县岔口乡为例
第六章台湾乡镇市长的日常工作:以嘉义县三个乡镇县辖市为例
第三篇两岸村级治理
第七章大陆地区村级治理模式:以平定县冠山镇南坳村为例
第八章台湾地区村级治理模式:以嘉义县民雄乡三兴村为例
第九章大陆农村村长工作的思考:以平定县的几个村子为例
第十章台湾村长的日常工作:以嘉义县民雄乡三个村落为例
第十一章村民委员会“组合竞选制”试点及深层含义:兼与台湾村里长选举比较
第四篇两岸农、工、商在农村的发展
第十二章大陆农村城镇化及存在的问题:以山西壶关常平村的城镇化道路为例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二、三产业发展
第十四章以农业价值链为核心之台湾农村总体营造刍议
第十五章台湾休闲农业和乡村永续发展
第五篇两岸农村的金融问题
第十六章发挥农民合作组织作用促进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发展
第十七章合作经济下之基层信用金融的制度性分析:以台湾信用合作社为例
第六篇两岸农民组织问题
第十八章中国大陆综合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路径与未来发展:基于四个案例的分析
第十九章中国大陆的新合作组织建设运动
第二十章“二战”后台湾农会变迁与政府之关系
第二十一章台湾农会与农村永续发展:公私伙伴途径分析
第七篇社区建设
第二十二章大陆新农村建设的网路支持关系研究:以山西省夏县新农村建设为例
第二十三章台湾农村社区营造
第二十四章台湾农村社区发展与社造网络的支持关系:社造中心的位置与角度
第八篇结论
第二十五章乡村治理中情、法、权的平衡:论建立平权式治理结构的条件
索引
书摘插图
第二章大陆乡镇制度的变迁、困境及对策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姚监复
山西大学社会学硕士 刘 栩
摘要:乡镇政府是中国政府体制最低一级的基层组织,他代表国家政权掌握着乡村社会最主要的资源,直接引领、指导和管理着广大乡村社会的各项活动和9亿农民,在乡村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目前处于农村体制冲突和矛盾焦点中的乡村基层政权,追溯了我国乡镇行政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了当前乡镇基层政权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而剖析了中国现行乡镇政权建设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了乡镇制度改革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乡镇政权 乡镇政府 乡镇制度 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制度改革
乡、镇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行政区域,目前,全国共有25712个多(其中1517个民族乡)、19216个镇。乡镇政权是中国政权序列的最基础部分,其上联国家下接乡村,“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政权代表国家管理着广大的乡村社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有学者撰文指出,乡镇制度改革“作为行政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构改革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推动力,而且成为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和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每一次乡镇制度的改革各级都声称成效显著,但是,回溯乡镇制度二十余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却发现,积弊就是在这样的改革中日显沉重:机构膨胀、职能错位、权小责大、信任危机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社会体制转型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乡镇政权陷入错综复杂的困境中,并成为乡村社会各类矛盾的焦点。因乡村社会利益冲突具有直接性、尖锐性的特点,如果乡村社会与基层政权间的矛盾无法妥善处理,易导致社会矛盾向对抗的方面转化。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乡镇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成因,并结合实践探索乡镇制度改革的可行模式。可以说,如何理顺乡镇制度,不仅是学界探讨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研究乡镇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化解对策,对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对于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